狐氏

历史来源

狐[狐,读音作hú(ㄏㄨˊ)]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给周文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古时期,周文王姬昌有个儿子叫毕以高。毕公高有个孙子叫毕万。在春秋时期,毕万在晋国当上大夫,他有一个曾孙叫魏颗。魏颗建有军功,活捉了秦国大将杜回,被晋国君主封于令狐(今山西临猗)。魏颗的后代以祖上封地为姓氏,称令狐氏。令狐氏后多省文简化为狐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上古周朝时期王子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东周时期,周平王姬宜臼有个儿子(一说为孙)叫“狐”,王子狐的的后代就以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大狐容,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大狐氏为春秋时期晋国原始旧姓。据传说,狐氏原姓姬,因其先祖被分封在狐氏大戎(今山西交城),故改姬姓为大狐氏。这种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太原为古唐“帝尧初都”之地,又是夏朝统治的根据地,但是在西周初年,该地已经是戎、翟诸民族出没游牧的地方了。
  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成王姬诵“分唐叔(叔虞)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里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实际上是晋国建国初期的根本治国方略,就是在中央政权的建设上,坚持夏朝的先进制度,但是在地域管理方面又遵循当地游牧民族的风俗。
  在晋国建立初期,真正的宗周贵族是不多的,叔虞只带去了“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少量姬姓族人,大部分还是土著居民,晋国大夫狐氏到底出于姬姓王室,还是当地土著民族,在史籍中无考。事实上,晋国的“胡”风一直是很浓厚的,从西周初期受封于唐邑,后改唐为晋,建立晋国,晋国人与周边民族通商、通婚的现象一直就十分普遍,国君也不例外。
  在史籍《左传》中称,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司马迁也认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不过,当时也有其他民族是姬姓的——狐突的祖上是姓姬还是姓狐,是土著民族还是宗周后裔,如果是出自土著民族,那么到底是戎还是翟?均已经颇为渺茫难考了。大狐氏,后多省文简化为狐氏。

迁徙分布
  (缺)狐氏源出上古周朝时,有个王子叫“狐”,他的后代就以狐为姓,世代相传。狐王子是东周时国君周平王的儿子,这个记载可见于古书《通志》中的《氏族略》一篇。狐姓在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名人,如狐卷子是战国时代,魏国的名人,他口才很好,脑子也灵,跟人对答中最能显出他的聪敏。他对国家的政治怎样才能搞好,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与魏国君主讨论国家大事的对话,在史书里有着记载。狐氏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名门望族,晋文公之母就是狐氏之女。晋文公早年长时期流落他国,得到舅舅狐偃的帮助,终能定周室之乱,完成霸业。春秋时代的晋国所在地,主要是在现在的山西省境内。望族出于河东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夏县西北。

家族名人

触 屏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