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振标与宣侠父
1925年,驻扎在张家口的冯玉祥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要求,派人去他的部队宣传三民主义。经李大钊与中共上海区委研究,宣侠父、钱振标等十余位江浙共产党人组成赴北支部,奉命北上。
宣侠父,1899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湄池长澜村,1920年获准公费赴日本留学,因为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于1922年被迫回国;1923年在杭州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受浙江党组织委派,考入广州黄埔军校,成为黄埔第一期学员,后因蒋介石破坏以党治军的制度而抗命不从,被蒋介石开除出黄埔,再回杭州。
钱振标,189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西外能家村,1915年考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江阴、丹阳等地执教,“五四”运动爆发,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爱国宣传活动;1924年7月,在上海由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毛泽东和胡汉民介绍参加国民党;1925年4月,在丹阳由恽代英、侯绍裘介绍参加共产党;5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引翔港支部负责人。
当年7月,宣侠父、钱振标等到达张家口冯玉祥部队,开始在国民革命军从事政治工作。他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灵活的斗争策略,与冯玉祥及上层军官广泛接触,积极做团结争取工作。同时,学习苏联红军政治宣传工作的经验,开办图书室、俱乐部、训练班,对广大官兵进行启蒙教育,宣传新三民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开创了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中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宣侠父、钱振标以踏实的工作和过人的才华,博得了冯玉祥的赞赏。是月,李大钊抵张家口参加一次重要会议,宣侠父、钱振标等汇报了在冯部开展工作的情况,得到了李大钊的赞许。
9月,他们随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部从包头出发开赴甘肃。一路上,钱振标和宣侠父每天很早起身,与先头人员一起,为行军队伍打前站,见缝插针,向沿途民众做宣传工作,为国民军入甘消除障碍,打下群众基础。在途经宁夏短暂停留时,宣侠父、钱振标在平罗、宁夏府城、宁朔、中卫等地广泛接触各族各界人士,了解西北政治形势和民情风俗,亲自起草布告、传单,向军民宣传三民主义,宣传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主张,争取各族群众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在宁夏府城,他们以刘郁芬的名义,向五中八师捐赠图书,成立了图书馆。从此,鲁迅、蒋光慈、钱杏邨、高吾罕等人作品和《新青年》等报刊,开始在青年学生中传阅。宣侠父、钱振标还在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在宣传国民军入甘的同时,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深刻影响,从而成为最早在宁夏进行革命宣传、传播马列主义的共产党员。
经过43天艰苦行军,长途跋涉两千余里,国民军于10月底到达甘肃省会兰州。刘郁芬委派宣侠父、钱振标等掌管军队和督办公署的政治工作,每周讲授国民革命史,宣传孙中山三大政策。此期间,曾受李大钊、恽代英影响和教诲、先期回到兰州的共产党员张一悟与宣侠父、钱振标接上了组织关系。
是年冬,宣侠父、钱振标与张一悟在兰州创建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张一悟任书记,宣侠父、钱振标为委员。特支成立后,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协助国民党整顿党务,推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新三民主义,宣传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宣传共产主义;公开发展国民党员,秘密发展共产党员,积极开展民众运动。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争取民族团结和加强民族工作,对保证和促进兰州地区革命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宣侠父、钱振标在工作中积极宣传和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全力支持甘南拉卜楞寺藏族群众反对反动军阀马麒的正义斗争。他们热情帮助黄正清(甘南拉卜楞寺活佛嘉木祥之兄)等藏族同胞,在兰州皖江会馆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组织会员学习文化,启发会员觉悟,进而让广大藏族同胞懂得要生存必斗争的道理和求生存的方法。
经宣侠父、钱振标争取,由督办公署拨出款项,创办了《民声周刊》。在钱振标组织领导下,省立第一中学以进步教师王陶为发起人,组织《醒社》,创办了铅印对开版的《醒社周刊》。
宣侠父、钱振标等以国民党员的公开身份和合法地位,在军队、督办公署、机关、学校发表了一系列演说。为引导妇女从各种束缚下解放出来,走向社会斗争第—线,钱振标还向兰州女子师范全体师生作了演讲。经过一段时间了解,一中教师王陶加入了党组织,这是特支创建后在甘肃发展的第一名共产党员。
1926年春,由钱振标和王陶介绍,自幼漂泊异乡、后同丈夫由汉口来兰州开设药房的秦义贞加入共产党,成为甘肃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她的家成为党的秘密活动据点。
9月,随着北伐战争的推进,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并在刘伯坚、宣侠父、钱振标等共产党员协助下改造旧部队。宣侠父被任命为第二师政治处处长,钱振标被任命为甘肃督办公署政治处副处长。
10月,宣侠父与钱振标倡办政治人员训练研究所,吸收平时靠拢党的积极分子参加。钱振标与同属北方区委领导的陕北党组织取得联系,并以国民联军少将军衔身份,亲往榆林、绥德、定边等地,通过当地党组织,招收40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兰州,一部分参加政训所,一部分派到新疆等地开辟工作。
返回兰州途中,钱振标在银川建立了中共宁夏特支,留下7名同志,李林铭任书记。同时还建立了国民党宁夏党部,领导成员多为共产党员。
训练研究所开办后,宣侠父、钱振标先后兼任教务主任。主要课程有《三民主义》、《建国大纲》等,也讲授社会进化史、唯物史观以及帝国主义侵华史,并组织学员进行军事训练。钱振标等共产党员不仅同国民党左派人士一起参加讲课,还利用课余时间,对思想进步的学员个别辅导,灌输共产主义思想。
1926年11月,宣侠父离开兰州,就任冯玉祥部第三路军政治处处长随军东征,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1月 为期三个月的政治人员训练研究所结业。40多名学员中,28人秘密加入了共产党。与此同时,钱振标等还在社会上和学校里,通过各种方式接触、考察,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
1月21日 钱振标在以国民党省党部名义召开的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讲,讲述了列宁伟大的革命业迹、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以及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他的演讲生动感人,对群众鼓舞很大。纪念会在鹅毛大雪中进行了两小时,会场秩序井然,最后高唱《国际歌》结束。
2月4日 钱振标主持在皖江会馆举行省市党部春节联欢会。与会者揭露把持临时省党部的国民党右派头子田昆山贪污公款、吸食鸦片、克扣市党部经费、排斥共产党、反对三大政策等严重问题,当场选举钱振标等9人为新的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其中7人为共产党员),正式宣布停止田昆山特派员职务,限其3日内交出印信,并调整成立了新的兰州市党部。这就是甘肃历史上有名的“皖江会馆事件”。
在冯玉祥部队期间,钱振标和宣侠父相处了一年多,他们相互配合,并肩战斗,在大西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并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镇压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6月,冯玉祥开始清党,下令解散国民联军中的共产党组织,并将共产党人礼送出武胜关。宣侠父、钱振标等一大批共产党员离开了大西北,返回南方,投入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