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久寿:艰难一战
1929年调到第十九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任参谋长,司令是刘振铨。吴淞抗战前,驻守吴淞的是第一五六旅第四团,旅长为翁照垣,团长钟经瑞。当时任吴淞要塞司令的邓振铨平日总在上海花天酒地过生活,警备司令部一再督促加强战备,他毫不在意,至一月二十八日下达了紧急命令,他才在当晚跑来警备司令部,说炮台还缺少配件需要补充,并说自己已请求辞职。戴戟司令严正告以在职一日必须尽到军人天职,缺少配件可通知兵工厂协助解决。当时的军政部长何应钦是邓振铨的贵州同乡,又是他在第一军北伐时期的老上司,当三、四两日吴淞要塞正在激战之中,竟批准了他的辞职,而派七十八师副师长谭启秀继任要塞司令。
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要塞司令刘振铨临阵退缩,辞职脱逃,跑到南京去了,并公函致翁照垣说,要滕久寿奉命督战,滕久寿暂代要塞司令职务,遇事听翁旅长指挥。滕久寿很清楚,面对从海空两面夹击、军力和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日军,滕久寿孤军奋战必然凶多吉少,但是作为一名中国军人,他不可能有另外的选择。
在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后的第七天,虽然伤亡惨重,吴淞要塞却依然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2月4日,“天气严寒,雪雨纷纷,雾又低,敌机不宜活动,我军依定原计划向该敌猛攻……攻至上午十时,各线无甚进展……伤亡官兵千余人”。敌舰13艘、商船1艘,日军第3舰队(司令长官野村吉三郎)第1遣外舰队(司令长官盐泽幸一)集中十数艘军舰对炮台进行猛烈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