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词典:陈芳
糖业王国资产过百万美金的夏威夷第一华人
从1802年首位中国人将制糖业引进夏威夷后,珠三角一带的华人移民陆续在夏威夷开办糖厂,而1850年后,夏威夷的制糖业渐被资本雄厚的白人控制。
陈芳事业的第二次腾飞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南方产糖地对北方的蔗糖供应中断,3年内糖价涨了5倍,夏威夷蔗糖由此大量输美。陈芳审时度势,毅然投资蔗糖业。他大胆摒弃了传统的手工生产工艺,引入西式的机械生产,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赚得盆满钵满。稍后他又收购了著名的泼可比农场一半的股份,进行甘蔗生产,事业由此飞黄腾达。
到了1876年,夏威夷与美国签订了蔗糖免税进入美国市场的条约,而此时的陈芳已经拥有农场工人超过300人、甘蔗田1200亩,并且具备先进的厂房和最好的榨糖机,年产量达到2500吨。到了1887年,陈芳已经跻身夏威夷境内80余家农场和榨糖厂第12位,而他的泼可比农场甚至被称为夏威夷最好的农场。
蓬勃发展的夏威夷榨糖业同时也面临着需要大量农业工人的难题,在政府鼓励从中国输入劳工的前提下,陈芳的芳植公司和另一家中国公司,从当时中国动荡的南方吸引了一批批富有冒险精神的中国年轻人,到夏威夷淘金。从1852年到1876年,共有超过1800名中国劳工进入夏威夷,陈芳在缓解当时夏威夷劳动力资源短缺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落叶归根建设家乡获立牌坊受万民敬仰
陈芳从夏威夷回到香山县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家族和乡亲们做的:将分散于香山六个村的历代祖宗尸骨迁回本乡安葬。紧接着,陈芳开始整治村容,他出资开辟了两口池塘,种植椰子、槟榔树等,还将从夏威夷带回来的无核菠萝分给乡亲们种植。另外,他在村子里修建了炮楼,建了一所学校和陈氏大宗祠,从南溪引水过滤为自来水,供全村人饮用。而他购置的两台柴油发电机,直到抗战前夕全村还在用于发电。
1886年和1891年,清光绪皇帝赐陈芳家族建造“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石牌坊,以示嘉奖。民国初期,香山县的报纸曾以《陈芳仔复兴黄茅斜》为题,歌颂了陈芳这一段造福乡里的美德。
与四十年前离开时不同,这次回来的不再是那个孑然一身的ChunAfong,他将商机带了回来,也将“乐善好施”和“急公好义”带了回来。1906年,81岁的陈芳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