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枢:洋务派官僚支持
开平煤矿是唐廷枢一生所经营的企业中历时最久的一个。这个煤矿从勘察矿址、拟定计划、招集资本到正式开采,都是在他亲自主持之下进行的。这个矿在19世纪末期的年产量,曾经达到78万吨,为当时其他的官商煤矿所不及。还有,作为开平煤矿的附属部分,中国自营的第一条铁路——开平铁路、中国自营的第一家水泥厂——唐山细棉上厂,也是在唐廷枢倡议和主持之下兴办的。这所煤矿为洋务派官僚提供了他们所汲汲以求的“海防用项”,也为它的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收入。
洋务派官僚企业为唐廷枢不但提供了经济上的利益,而且准备了政治上的进身台阶。在唐廷枢进入招商局之前,他就已经取得了一个同知的头衔,之后,他的官衔随着他在洋务派官僚企业中的地位而上升,由同知升为道台,甚至得到“堪备各国使臣”的保举。他的名声在洋务派官僚中得到交口称誉。李鸿章委他主持招商局,称他‘精习船务牛意”,随后委他主持开平煤矿,又道他“十开采机宜”,“胸有成竹”。而丁日昌在调他办理福建洋务时,除了夸他“于各国情形以及洋文洋语罔不周知”之外,还称颂他“才识练达,器宇宏深”。在他60生辰之日,唐山矿区四十八乡绅父老子弟“同送万民牌伞”。
19世纪70年代以后,唐廷枢在洋行企业和洋务派官僚企业之外,又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企业活动。在进入招商局的前夕,他就曾在香港集资10万元,“先租两船,往来港沪”。进入招商局以后,为了开展码头堆栈和轮船保险业务,他又和徐润等人先后创办长源泰、长发两堆栈及仁和、济和两保险公司,开中国人自办保险公司的先导。进入开平矿务局后,他仍然不忘堆栈码头业务,于1890年和郑观应等集资在广州修建轮船码头,运销开平的煤炭。在开平矿务局期间,他在矿业和工业的投资方面进行了许多试探,其中有1883年与买办李文耀试办之热河承平银矿,1887年和1888年与徐润先后勘察的平泉铜矿和迁安铁厂,以及1889年从香港华侨商人何献墀(昆山)手中接办的广东天华银矿。就在他逝世的前一年,还邀约郑观应计划经营造纸厂。而在他逝世的当年,又和徐润等人筹办热河的建平金矿。在他参加这些资本主义企业活动之前,他已经对一家有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倾向的报纸——《汇报》,给予经济上的支援。这家报纸是他小时候的同学、中国第一个留美博士容闳创办的。
1892年10月7日,唐廷枢逝世于天津。当时上海《北华捷报》发表文章,赞扬他的一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他的死,对外国人和对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持久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