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先行者林伟民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5年3月7日 第 3710 期
1887年生于香山县三灶岛洋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的时候到香港一艘外轮当杂役,外国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民族歧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20世纪初,国内民主革命蓬勃兴起,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下,林伟民参加了香港海员“联谊社”及同盟会,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为革命党人传递消息,筹集款项,运送军火物资。1921年3月,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成立,林伟民当选为第一届干事会干事。1922年1月12日,与苏兆征等人共同领导香港海员工人举行罢工。罢工爆发后,在与港英当局和外国轮船资本家的谈判中,他作为谈判代表,立场坚定,斗智斗勇,迫使资方接受了海员工人的各项条件。香港海员罢工掀起了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
1922年5月1日,林伟民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会后受香港海员工会的委托前往上海工作,积极发动领导上海海员工人进行增加工资、改善待遇而实行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罢工期间,妻子身患重病逝世,但他为了战斗的需要,忍着内心的悲痛,坚持战斗在岗位,受到了工人们的尊敬。1922年底返回香港,1924年春赴苏联参加国际运输工人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广东海员。归国后,出任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广州总办事处主任,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区监察委员会书记。期间,他领导发动了广州盐船工人、广州和北江民船工人的罢工和反抗斗争,取得了胜利。
1925年5月1日,林伟民以正式代表身份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了林伟民、刘少奇为执行委员会的正、副委员长。“五卅惨案”发生后,为声援上海人民反帝爱国运动,林伟民、李森等人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名义成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临时办事处,在以廖仲恺为首的国民党左派的大力支持下,征用房舍,筹集经费,购置粮食等物资,为罢工的准备工作不辞劳苦,夜以继日。6月19日,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爆发,在林伟民、邓中夏等人的主持下,成立了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罢工委员会,领导罢工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
繁忙的工作,紧张的战斗,使林伟民腿部骨结核病情恶化,虽然重病在身,但他仍然密切关注罢工斗争的进行,抱病撰写了题为《实际的经验与教训》的文章,呼吁香港各工会组织能以“海员罢工胜利而复败之往事为鉴”,“一致促成香港工会统一之进行”。
1926年1月上旬,全国海员第一次代表大会于广州召开,一致选举他为执行委员会的执行委员。同年5月,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代表们选举他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的执行委员,并一致决定“大会代表每人捐助林(伟民)同志医药费半毫。“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林伟民的病情进一步恶化,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和镇压,他十分镇静地说:“要是敌人下毒手,我也不怕。我要跟他们拼一场!”1927年9月1日,林伟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时年40岁。他逝世后,广州盐船工人不顾白色恐怖,冒着危险集资殓葬了他的遗体。
发布日期:2005年3月7日 作者:王根荣 钟先宣 整理 网站编辑:陆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