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06983662
本馆由[ wujiahouren ]创建于2011年02月08日

吴新田主要经历

发布时间:2012-11-10 20:13:53      发布人: wujiahouren

吴新田主要经历

 

吴新田,字芑荪,汉族,安徽合肥人。(1886——1945

188632日(农历正月二十七)生于安徽合肥。

1902年就读于保定北洋参谋学堂,同学有张联棻、师景云、熊炳琦、杨文凯、靳云鹏、陈调元、段之荣等;同期的吴佩孚就读于测绘学堂。毕业后任哨官(排长),年方十七岁。

1906年考入位于保定西关的陆军行营军官学堂第一期,后追认为该校迁到北京更名陆军大学的第一期毕业生;同学有陈文运、张敬尧、张联棻、靳云鹗、吴光新、陈调元、魏宗瀚、熊炳琦、师景云、王维城、马毓宝等。毕业后历任督队官、营管带、团长等职。

191494日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030日任陆军第七师第十四旅旅长,时年二十八岁。

191639日,在与滇军朱德的纳溪之战期间,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191811月任湖南岳阳镇守使,并兼任湖南陆军暂编第二师师长。

19206月,北洋军退出湖南,吴受命代理第七师师长,在湖北收拢、整顿部队。

直皖战争后,直系主政,因与吴佩孚关系较好,于19217月初,吴新田部(第七师属皖系)与直系的闫相文部(第二十师)、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被派到陕西驱除陈树藩(免职的陕西督军)。陈部撤出西安,退到汉中。

1921107日吴正式任陆军第七师师长。192111月,又被任命为陕南边防军总司令,率部驱走了陈树藩,攻克汉中,遂任陕西军务帮办,并短时兼任陕南镇守使。在老河口和洛阳设办事处,与陕督刘镇华、陇南孔繁锦、川北刘存厚、鄂北张仲三等往来呼应,形成陕、甘、川、鄂交界区域的军事联盟。从此吴部长驻陕南达七年之久。

1922828日被北京政府授予将军府藩威将军的称号。

1923314日被晋加上将军衔,任陕边援川讨逆军总指挥。

192551日,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督办陕西军务善后事宜(不称督军,改称督办)。

1926年春,被任命为陕南护军使。

1927年初,北伐几近成功,吴接受其结拜盟兄冯玉祥的改编,任国民联军第十六路总司令。

1928年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六军军长,辖三个师另两个旅。

1928年北伐战争基本完成,蒋介石为削弱异己实力,于64日提出《设立裁兵善后委员会》,办理裁兵事宜。同年76日蒋介石、冯玉祥、闫锡山、李宗仁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举行祭灵大典,告慰孙中山在天之灵。当晚召开谈话会,蒋介石提出《军事善后案》,全国裁撤二百五十个师,留五十个师,八十万人。711日在汤山四巨头开会,蒋又抛出《军事整理案》,削藩与反削藩的斗争愈演愈烈。

192810月冯玉祥调吴新田部移驻河南信阳,而令冯嫡系张维玺部进驻陕南,自己掌控这片富饶的地盘。吴为自保,便与在汉口的李宗仁联系,并商定所部改编为一个军,吴任军长。10月中旬,吴部离开陕南,进入湖北。冯又与李严正交涉,后来吴部仅有一小部分被改编为两个旅,大部分被缴械遣散,吴也被免职,改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李宗仁)部高等顾问的虚衔。从结果来看:李得到枪械,冯裁兵三个师。因此冯玉祥在其回忆录中,对吴多有贬低。吴新田并未赴任当顾问之职,而于1929年初回到天津。

1929年初解除军职。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

1936530日,被南京国民政府又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1929年初回到天津后,一直闲居。

1945年春在天津病逝。享年59岁。当时葬在天津海口路墓地,解放后迁至天津北仓公墓。

吴新田一生从未去过台湾。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