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创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吏人之一刘士奇
【原创】毛泽东的妹夫刘士奇
作者: 温相 发布日期: 2005-6-28 查看数:
15550 出自: http://www.fyjs.cn [复制链接]
-
刘士奇,1902年生,湖南岳阳人,他是郭亮带领走上革命道路的,他的入党介绍人是郭亮和夏明翰,而郭亮与夏明翰之于毛泽东是什么样的关系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以后,刘士奇担任过共青团安源地委候补委员,委员和中共湘潭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安源支部是毛泽东一手建议创立的,李立三是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刘士奇在去江西省委工作之前,始终在毛泽东的湖南战友的圈子里面。
刘士奇在1929年还与毛泽东成为亲戚。毛泽东1928年4、5月期间与贺子珍结婚,次年,刘士奇和贺子珍的妹妹贺怡结婚,按照贺怡的说法是二人的婚姻主要来源于父母的撮合,感情不很愉快,一年多以后,他们离婚。不过,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中,刘士奇是毛泽东不折不扣的妹夫。而且,有意思的是,从1929年5月到1930年7月,这一年多时间里的妹夫的刘士奇恰好是刘士奇本人在革命征途中最为平坦、顺利、得意的时期,当然,这不过是巧合罢了,否则那就更加意味深长了。
早在1929年11月,毛泽东就建议合并赣西、湘赣边界两特委,成立新的赣西特委。而1930年1月毛泽东提议的新的赣西特委人选就是刘士奇和曾山。这个建议遭到抵制以后,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二七会议上,再一次提及这个组织问题,终于形成决议,成立新合并的赣西南特委,这个赣西南特委是合并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基础上成立的,新的特委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就是刘士奇。
随后在二七会议上还成立了一个新的前委,统一领导红四、五、六军,这个新的前委常委一共五个人,分别是毛泽东、刘士奇、曾山、朱德、潘心源。候补常委是彭德怀、黄公略,书记为毛泽东。
我们不妨再看远一点,这次新的前委委员还包括陈毅、邓子恢、滕代远、郭贞、曾山、王怀、方志敏、谭震林、张鼎丞、袁国平、李文林。由此可见,刘士奇当时地位的显赫程度。党史中称呼这个时期的刘士奇是“在此(二七会议)前后,还先后任(兼)红六军军委书记、政委,红二十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成为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从红四军九大到项英插手富田事变这一段时间内,毛泽东是江西苏区内毫无争议的第一号人物,而刘士奇能够很快跻身到常委行列中,这和毛泽东的深厚信任是分不开的,而另两个常委曾山和潘心源同样也是毛泽东的亲信人物,潘是秋收暴动之前的张家湾会议的重要成员之一。
刘士奇接掌赣西南大权以后,极力推动肃反运动,根据高华的考证“6月25日,中共赣西南特委西路行委印发了《反改组派AB团宣传大纲》,命令各级组织:如发现竤众中有动摇表现不好的份子,应捉拿交苏(维埃)政府究办,凡出来生疏的经过赤色区域必须严格检查,如有嫌疑应即拘捕交苏维埃政府,赤色区域内的民众流通应持所属苏维埃通行条子。”《大纲》同时号召"实行赤色清乡"和"赤色恐怖"以"肃清红旗下的奸细"。但是,刘士奇在上任不久和江西省委的矛盾再度加剧。中共江西省委是1930年3月在九江重建的,刘士奇由于直接听命于前委,对江西省委的号召多数有所不听,这就遭来省委方面的不满,而赣西南李文林部对刘士奇原本就不服气。
1930年8月,刘士奇在赣西南特委第二次全会上被撤职,随后前委就认定“二全会议主要反对二七会议,开除刘士奇就是反对二七会议,反对毛泽东。”(引自戴向青、罗惠兰《AB团和富田事变》第140页),据说此后李韶九肃反时,就经常问是不是参加了赣西南”二全会议“,凡是参加的都要打上问号,而投了赞成票的几乎无一幸免于难。至于把二七会议、刘士奇、毛泽东联系到一起,十足说明刘士奇当时的地位。而能够用前委名义发号施令的又是何人呢?
刘士奇离开江西以后去上海中央报告赣西南问题,得到中央的挽留,以后被派遣到鄂豫皖工作。张国焘到达鄂豫皖以后乱指挥,刘士奇这时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应该有的风范,他和曾中生联合抵制张国焘的错误,随后就被张加上”改组派“的帽子加以杀害。
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刚刚取得对留苏派的决定性胜利就提出要给刘士奇平反,刘士奇是肃反运动中被错杀的遭到最早平反的烈士。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给刘士奇平反,并且在建国以后颁发了烈士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