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领导开展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纪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2度,东经96.6度……
这是2010年4月18日的早晨。心系玉树地震灾区的胡锦涛总书记,前一天下午经过近25个小时的跨洋飞行回到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后,第二天又乘飞机赶赴玉树地震灾区。一上飞机,总书记就把随行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召集到一起,打开地图,详细询问玉树抗震救灾最新情况,讨论研究具体办法对策……
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送上慰问和关怀……在玉树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当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在青藏高原腹地打响,总书记说出了如下这样动情的话语——
“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大洋彼岸,一个揪心的难眠之夜——
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4月13日19时49分。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
胡锦涛主席刚刚出席完核安全峰会,获知这一讯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同代表团陪同人员一起,急迫地分析国内发来的一份份灾情简报。
灾情如火。胡锦涛立即向国内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受灾群众安危,牵动总书记的心。他指示连夜紧急调用飞机,运送各地救援队伍奔赴灾区,并调集部队昼夜兼程开赴灾区投入抗震救灾斗争。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震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下设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社会治安、宣传、综合等8个工作组,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
这天夜里,地震灾情进一步传来,胡锦涛心急如焚,果断作出提前回国的决策——
当地时间14日深夜11时许,胡主席同智利总统皮涅拉通电话;15日零时前后,又同正在国外访问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通电话……他分别向两国领导人通报了中国青海玉树地震灾情,表示目前中国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为此,不得不调整这次出访日程。
中国外交部有关人员立即同巴西外交部协商,提前并压缩访问巴西的有关活动,提前举行“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
有关国家领导人表示完全理解胡锦涛主席的决定,并代表本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青海玉树发生严重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表示沉痛哀悼,向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衷心慰问。
中国领导人心系人民的情怀,深深感动着人们……
4月15日,在巴西利亚进行完10多场密集的双边和多边活动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于当晚11时30分踏上万里归程。
北京时间4月17日14时20分许,胡锦涛总书记从大洋彼岸回到北京。当天下午16时,总书记不顾旅途劳累,立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
“我们必须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重要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要全力搜救被困群众”“要努力救治受伤人员”“要妥善安排群众生活”“要切实解决好灾区学生复课问题”“要加强对次生灾害的预防”……会议对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心系地震灾区,情牵群众安危。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获知地震消息后,也纷纷于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
正在吉林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匆匆结束行程,返京当天下午,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对在青海玉树地震中遇难的各族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向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灾区人民群众表示诚挚慰问,向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对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推迟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对文莱、印尼、缅甸的正式访问。他飞赴灾区,实地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正在湖北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十分牵挂地震灾情和灾区人民,强调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迅速动员各方面力量投入抗震救灾,把抢救人的生命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各方面都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人民群众……
正在土耳其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提前结束对土耳其的访问,推迟对沙特阿拉伯、罗马尼亚、爱尔兰、黑山的访问,并打电话回国,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有关会议上,对党的建设战线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强调在抗震救灾中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抗震救灾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正在辽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沈阳实地察看支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物资抢运工作,强调要全力做好抗震救灾保障工作,加大援助力度,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抗震救灾有序进行……
正在四川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立即会同四川省委和省政府研究制定支援抗震救灾方案,并于4月16日到成都华西医院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玉树地震伤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结束对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的考察回到北京后,直接驱车从机场来到公安部指挥中心,要求广大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继续把救人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全力搜救被埋压人员……
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托,回良玉于14日中午即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同志紧急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在灾难降临的危急关头,在抗震救灾的关键节点,人们听到了党中央的明确号令——
“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带领广大群众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决不让一个群众挨饿、受冻,没有干净水喝。”
“只要我们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
情相通、意相连。党中央深切的关怀,全国人民无私的援助,让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从废墟中一步步站起——
4月14日,玉树机场开足马力,以最大负荷承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物资;来自周边省份的救援队迅即到达,立刻投入抗震救援;
4月15日,通往玉树灾区主要公路基本畅通,交通运输部门全力保障物资运送;
4月16日,青海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对受灾群众进行补助;为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划拨,央行国库部门开辟国库资金汇划绿色通道;
4月17日,玉树州结古镇体育场内第一批活动板房搭建完毕,用于医疗场所;玉树孤儿学校的60多名学生和十几名老师齐唱国歌,率先复课;
4月18日,第一所抗震希望学校在结古镇落成;5000份《高原病防护须知》知识挂图送抵灾区;
4月19日,3万台收音机和500台电视机、500台电视卫星信号接收器抵达玉树震区,帮助灾区群众收听收看电台电视节目;
4月20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
上下同心者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直面严重灾害的重大考验,谱写着又一首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救人!救人!第一位的是救人!
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胡锦涛总书记一下飞机,立即赶往受灾最重的玉树县结古镇视察。
在遭受重创的扎西大同村,总书记踩着碎砖砾石,登上废墟高处,查看房屋倒塌情况。面对正在现场救援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总书记指示,尽最大努力抢救被困人员,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下百倍努力。
这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镜头——
在简陋的救灾帐篷前,总书记对围拢过来的受灾群众大声说:“乡亲们,你们受苦了!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央的同志忧心重重。听到你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家园,我们和你们一样难过。今天,我特地来这里,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
在玉树州体育场医疗救助点的帐篷医院里,总书记走到在地震中伤了右臂的藏族女中学生卓玛床前,把哭泣的小卓玛搂在怀里,和蔼地安慰她:“你放心,政府会给你进行精心治疗,将来胳膊骨头长好了,一切会正常的,不会留后遗症。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是个勇敢的孩子,要坚强,要有信心。”
在受灾严重的扎西科村,总书记走到正在清理废墟的救援人员中间,鼓励大家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出色完成各项抗震救灾任务。“我相信,只要我们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也牵挂着玉树地震灾区的救援进展,以不同方式对抢险救援作出指示。
15日下午,温家宝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我们共同对他们表示哀悼。当前,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我们已经派出了大批救援队伍,还在陆续增派,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温家宝登上结古镇民族商贸城倒塌的废墟,对围拢的群众饱含深情地说。
抢险的号令发出,救援的号角吹响。不管山有多高,无论路有多远,一批批抢险救援队伍向着同一个目标进发!
地震发生后仅10分钟,玉树军分区指战员,率先开始生命救援。
8时许,青海省消防总队玉树支队的官兵们开始了救援。
9时50分,65名救援人员和地震专家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出发赶往玉树。
13时,青海省军区独立团1002人向灾区昼夜机动,解放军第四医院医疗队31人、6台车随队出发。
13时许,空军3架伊尔-76运输机紧急起飞,执行空运救援人员和物资任务。
13时50分,四川省甘孜州医疗队首批49名先遣队员带着药品和急救车,抵达玉树地震灾区赛马场的集中安置点开展救援。
15时,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急救中心等39名医护人员、10台急救车携带药品器械和生活物资,翻山越岭向玉树进发。
至18时,公安部已从广东、四川、甘肃、云南、宁夏、西藏等地,紧急调集1630名消防特勤、特警、边防医疗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等搜救工具赶赴灾区救援。
21时许,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60名救援人员到达玉树州结古镇开展救援……
“我看到了国家的力量。”远在广东惠州讲学的佛学院教授昂噶,接到了来自玉树的电话后心急如焚,可是当在电视新闻里看见部队和消防队纷纷开赴灾区后,心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
16日,公安部发布“生命大搜救”总攻令,号召全体参战民警立即发起生命大搜救,全力救人。救援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生命迹象的地点,抓紧一分一秒,以寻找生还者作为最大目标。
16日13时48分,埋压50多个小时后,13岁的藏族小姑娘次乃拥青被从废墟中抱了出来!等候在一旁的妈妈喜极而泣……
高海拔、高寒气候,是对救援人员身体的最大挑战。许多救援人员刚到玉树就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呕吐、头晕,甚至发烧,但他们奋不顾身地投入高强度的救援工作,很多人嘴唇没有了血色,眼中满是血丝,面色苍白,已经接近体力的极限。
即便是最微弱的生命迹象,也要尽最大努力;即便是超过了72小时黄金救援期,也决不放弃。
4月17日下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现在抗震救灾工作正处在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全力搜救被困群众,加大力量投入,扩大搜索范围,逐村逐户排查,全力搜救被埋人员,确保搜救工作不留死角,尽最大努力抢救生命。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竭尽全力。就算累瘫,也要把人救出来!”四川消防战士余浩源的嘴唇已现出青紫色,可是他仍然带着搜救犬,在废墟中顽强地搜寻着生的希望。
坚持,创造生命的奇迹!
17日下午1时30分,50多岁的陕西人陈彩霞在坍塌的民族旅社被埋77个小时后重见阳光,送至医院。
在新寨村,救援人员又成功救出3名受伤被困群众……
截至目前,救援人员已累计搜救营救被困群众1.7万人,其中从废墟中救出6870人,救活6110人。
受伤群众能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是党中央牵挂在心的一件大事。
在玉树灾区视察时,总书记看望了在帐篷医院里忙碌的医护人员,勉励大家大力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继续精心医治和护理好受伤群众,切实加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求,努力救治受伤人员,加大救治力度,加强危重伤员转移救治力度,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生命、医治群众病痛。
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时要求,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伤势严重的要迅速转移到周边条件好的地方救治。
地震摧毁了玉树的医疗机构,上万名群众受伤,亟待治疗。截至19日16时,全国有40支医疗卫生队、2032名医疗救护人员奋战在救灾第一线。
14日16时许,当青海省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叶谢智华带领38名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抵达结古镇州体育场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成千上万名受伤群众或躺或坐,密密麻麻地填满了整个广场。这位青海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组织队员们,不到20分钟就在体育场中心搭建起两个帐篷手术室,开始了紧张的抢救工作。
相同的经历,真诚的感情。来自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四川省什邡市医疗队的31名医护人员,一路疾驰30多小时,终于在16日上午抵达结古镇。他们昼夜接诊、巡诊病人近400名,医护人员几天几夜不合眼却仍在奔波。
地震危重伤员必须转运外地救治。卫生部在地震当天就制定了伤员转运方案,协调民航总局、铁道部、交通运输部,通知西宁、成都、兰州、西安等地预留床位,迅速启动危重伤员的转运救治。各地都拿出了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床位来安排从玉树转运过来的地震伤员。
15日下午,首架运送震区伤员的飞机抵达西宁机场,机上38名伤员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15日17时许,运载着36名灾区伤员的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6日凌晨1时20分,100余名地震伤员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来自西安、咸阳的80余辆救护车和260余名医务人员不到两个小时完成了转运……
生命的接力,就这样进行;伟大的爱心,就这样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