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复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0985242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1月24日

“我与长征有缘”—广西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复海

发布时间:2011-01-24 09:40:2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11年1月24日 天堂公墓纪念网

  张复海:峥嵘岁月从容人生

  

年轻时的张复海

  

离休后的张复海依然精神矍铄

  ( 崔佐钧 罗文军)

  每天清晨六点多,在南宁市园湖路一处退休老干部小区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白衫黑裤的老人踩着辆小三轮车在小区里悠闲地慢行。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原检察长张复海,一位亲身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一位身居高职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老战士。今年9月26日是张老九十寿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给张老题词祝贺:继承革命前辈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小区一座不起眼的两层小楼里,我们见到了精神矍铄的张老。趁张老招呼老伴给我们倒茶水时,我们环顾了一下四周。一切朴素而整洁,最时尚的电器是厨房里的一个微波炉,客厅的墙上醒目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靠在客厅那张脱了漆的黄色木沙发上,张老给我们回忆了当年的烽火岁月……

  长征翻雪山时全靠老乡救了我

  张复海1916年出生于江西于都县。1932年,张复海主动报名参加了工农红军,开始自己的革命生涯。1934年10月工农红军长征以前,张复海一直在后方的医院工作。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转移,他们随即撤离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长征时,我在红一军团一师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强渡大渡河时,我们团被称为‘先锋团’,一直与先遣队走在部队的前头。强渡大渡河成功后,红军完全冲出了敌军的包围圈。后来,准备爬雪山时我生病了,拉肚子拉得很厉害。本来我们宣传队员应该在部队的前头,我却被甩到队伍的后面,眼看就要跟部队失去联系了,是一个老乡发现了我,并悉心照顾我让我的身体慢慢恢复,后来跟上部队到达第一座雪山——夹金山。”

  最艰难的是过草地

  “我记得,最艰难的是过草地。天气变化多,战士们身上只有几斤青稞麦。加上水土不服,吃了就拉肚子。吃下去什么样,拉出来还是什么样。后面的队伍没有粮食了,就把前面队伍拉出来的青稞麦洗一洗又拿来吃。很多战士就这样倒在草地里,永远没有走出来。过草地的时候,许多地方的草都纠缠在一起,要踩对打结的地方才过得去,稍微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沼,再也起不来。那时,我们3天没吃东西,首长就命令我们到邻村找粮食。那时候,村民自己也没办法填饱肚子。实在饿得慌,我们就啃草根,最累最饿的时候我们连两尺宽的草坑都跨不过去。当时我们一边过草地,一边唱着‘七月里来七月七,黑色芦花(地名)青稞麦,艰苦奋斗为哪个,为了建设新中国’。这首革命小调给长征的队伍鼓舞了士气。这是我的记忆中最清楚的一首歌。最终,我们的队伍走出了草地,那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历程!”

  亲身经历了祖国从复兴走向强盛的历程

  1937年抗战开始,红军改为八路军,张复海留在抗大学习,后又留校工作,给学生们讲政治讲军事,为抗战培养人才。从抗大毕业的学生都上了前线,参加抗战,大多数也牺牲在战场上了。相继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受了战场血与火的洗礼,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复海对人生有着特别的豁达态度。

  “我觉得我很幸运,我不但看到了抗战胜利,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还看到了今天的改革开放。我常出去转转,经常在想,我是在替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看今天的和平。他们有的才二十、三十岁就走了,多可惜呀。更多的时候我更愿意给活着的人说说战争,说说和平的来之不易。无论是哪个单位或学校请我去,我都给他们讲。”

  解放后,张复海先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人民检察专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院长,1980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至离休。不管在哪个位置,张复海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也从不利用职权给自己或家人谋取任何利益。负责照顾离休老干部的自治区检察院老干部处处长龙秀坤谈起张老深有感慨:“张老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他那辆小三轮车,去哪里都不会叫我们派车派司机。平时那么多单位和学校请他去上课,讲课费他从来不要。有一次,有个单位请张老去上课,给了200块钱,张老实在推辞不掉了,拿回来交给我,叫我给老干部活动中心添置点用品。”

  离休后的张复海还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为现在的富裕生活感到欣慰。

  张复海说自己只有一个愿望:“希望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要记住历史,珍惜今天,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