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0555
本馆由[ 天堂使者 ]创建于2010年05月15日

罗元发将军:不惜一切代价力保中央纵队过湘江

发布时间:2010-05-15 09:16:34      发布人: 天堂使者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9日 14:10 来源:CCTV.com

    96岁高龄的罗元发将军

    CCTV.com消息(记者马芳北京报道):

    罗元发将军情况简介:

    现年96岁高龄的罗元发老将军是红军长征时期的三军团十五团政委,他亲历了长征,参与了湘江血战,经历了遵义会议、扎西整编、四渡赤水、草地行军……罗老是福建龙岩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这样一位与长征有过“亲密接触”、见证了将近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老将军,是我们此次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策划的“将军访谈”活动中级别最高、资历最老的一位“重量级人物”。

    湘江战役苦战4昼夜 力保中央纵队过湘江

    赫赫有名的湘江血战,是中央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以来打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仗。广大红军指战员与优势国民党军苦战4昼夜,突破了敌人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但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年,罗元发老将军曾作为团政委亲历了这场湘江血战。

    “湘江战役非常重要,我们打了四天四夜。彭德怀军团长下命令,要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中央纵队过湘江。这个任务很重要,中央纵队过湘江,打破了敌人企图消灭红军在湘江两岸的企图。过了湘江之后才有了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的十分重要的遵义会议。”

    提起湘江战役,老将军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尽管保健医生一再叮嘱罗老尽量少讲话,但老人还是滔滔不绝的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这场战役。看得出,长征这段历史已深深铭刻在罗老心中,成为永远不会磨灭的记忆。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军委决定分四个队从新安、全州之间渡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这是长征开始以来一次最紧张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我们五师奉彭德怀军团长的命令,以急行军日夜兼程每天100余里的速度,抢占湘江渡口。军团配属炮营给我师。”

    “我和团长白志文、参谋长何德全,仔细研究了上级交的任务后,便迅速带领部队到达制高点,构筑工事,组织防卫。不久部队派出的侦察员传来报告:敌广西白崇禧第七军两个师,正向我军迫近,距我军大约二十华里。我们只两个团兵力,面对敌人两个师,阵地自然条件又不好,三四天的任务确实很艰巨,但战士们情绪高涨,作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双方一经接触,战斗就十分激烈。敌人离我们很近,炮火打得到处烟雾满天,很快扩展到看不清敌我战线了,炸弹声和我们的手榴弹声响成一片。敌伤亡惨重,惊慌溃退。这时,敌人屁股正对着我们,我军抓住机会,步枪机枪一齐向敌人射去。第一天战斗,我们打垮了敌人多次进攻,阵前留下遍地尸体,我团也伤亡130余人。”

    “第二天拂晓,敌人又集中兵力发起进攻,战斗更加激烈。由于敌人炮火配合步兵进攻更加猛烈,我们部队伤亡越来越大,一个个重伤员从我团指挥所旁抬过去。这个时候三个营长已经有两个牺牲,全团伤亡达到200余人。不久我和团长也都负了伤。到了第三天,部队伤亡更大,全团干部战士伤亡过半,大约有700人。有的连队只剩下十几个人,战士们仍然坚守阵地。”

    “我们师参谋长、几位营长和许多革命战士都血洒湘江,这让我永远难忘左倾路线给我们的部队留下的沉痛教训。”

    罗元发老将军为本网题字: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草地行军七昼夜 饱尝艰辛坚持信念

    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罗老回忆说:“当时条件确实是很艰苦的,我们很多战士都是边走边打瞌睡,根本没有睡觉的地方,敌人前堵后截,我们头顶总有敌机轰炸,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得打着瞌睡坚持往前走。有的同志掉队了,我们就帮助掉队的同志,给他们打草鞋,帮助他们背枪,把马给掉队的同志骑,大家互相帮助,什么困难都克服了。长征最后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都不怕困难,坚持跟着党中央走。”

    当然,提到长征中遇到的困难,自然不得忽略红军过草地这段历史。1935年8月底,罗老所在的部队开始出发过草地。

    据罗老回忆,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水草丛生,笼罩在一片迷雾中。太阳落山后草地上的气温变得很低,夜里露营时,战士们只能一个挨着一个相互靠在一起取暖,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又都被冻起来了。为了快些走驱赶寒气,部队一口气走了7、8个小时,又遇天气突然骤变,乌云遮盖了整个草原,紧接着就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夹着比黄豆还要大的冰雹劈头盖脸的向战士们袭来。而在茫茫草原上,没有丝毫避身之处,战士们就纷纷顶着脸盆、戴着草帽、打着伞、顶着被子往前走。冰雹过后,很多战士头上被打出了好几个疙瘩,雨伞都被打成了筛子底儿。

    草地上的天气变化无常,再次入夜后,又飘起了鹅毛大雪,狂风大作,气温更低了。天冷,草地上又到处是泥潭和水洼,战士们都无法睡觉,只能站一会坐一会,实在熬不住了就背靠背的聊天,唱革命歌曲。

    草地行军过程中,战士们不仅要与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抗争,还要与敌人骑兵作战。由于缺少粮食,后来战士们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几两青稞麦和野菜混煮的汤水,加上缺盐少油,个个面黄肌瘦,浑身无力,几乎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

    由于艰苦的条件和过度的疲劳,很多战士高烧不退,病号越来越多,荒凉的大草原不知夺去了多少战士的生命。但大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走出草地,北上抗日!

    “长征最重要的影响是以毛主席为领导的党中央团结了全党、全国人民,长征时广大红军指战员就是听毛主席的指挥,听党中央的指挥,才战胜了沿途的各种困难。敌人围追堵截,天上飞机轰炸,翻雪山过草地,什么困难都克服了,就是因为一条:相信党,听党的话,紧跟党中央,就一定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罗老说这番话时的语气格外坚定。16岁就投身革命的他始终抱有一个信念,“要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就是对的!”因此“相信党、听党的话,紧跟党走”成了罗老此生不变的信念。

    秘书谈老首长:战友情谊笃深 关心国家大事

    在罗老身边工作了5年的王秘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记者讲了几件小事,但平凡的小事却折射出了罗老崇高的品质。

    罗老秘书王海青为记者讲述老将军的故事

    王秘书告诉记者,罗老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长征前罗老是红一师政治部主任,经常和中央首长在一起,长征期间又是团政委,因此罗老对老一辈中央首长的感情更是深厚。“44年抗日战争时期,杨成武首长是一分区司令,罗元发首长是政委,两位首长有着深厚的战斗友谊。杨成武首长去世的时候,罗元发首长正在住院,医生叮嘱他不要出门。但罗元发首长硬是坚持着穿着病号服到八宝山为杨成武首长送行,他说‘我的老战友不在了,我一定要送他最后一程’。由此可见首长和老战友之间真诚的友谊。”

    今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期间,罗老正在301医院住院体检。每天上午都要躺在病床上输液。但为了看电视直播的连战访大陆的相关新闻,罗老一连三、四天都是坐在沙发上输液,他说“这是大事,是重要新闻,我得坐在这里看。”96岁高龄的罗老对党和国家的大事还如此关心,使王秘书深受感染。不仅如此,王秘书说,对于党的重要会议、报刊、社论等相关文件,罗老总是学习得非常仔细,一字一句的看,看完还要将给他听。罗老平时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政治上要合格,作为秘书不能打着首长的旗号办事,一切要按照组织原则去办。

    王秘书还说起了一件事。由于301医院的医疗和饮食等条件都很好,有的年事已高的首长住进去就不想出院。但罗老住院检查身体完毕之后总是要求马上出院,他说“还有很多同志需要床位”。其实罗老作为现有屈指可数的开国中将,他去301医院是随时可以入住的,因此他这种凡事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和品德就显得更为珍贵。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