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创伟业,舍生为佛振道场——记妙善法师
2008-11-9
妙善老和尚俗家姓吴,名敬亭,法名心慈,字妙善,1909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23年入丹阳县地藏寺,礼寂宽和尚为师落发出家,同年到扬州天宁寺受具足戒,时年24岁。
妙善圆戒后,到扬州高旻寺参学。他戒行精严,参学精进,深受来果老禅师青睐,翌年由清众任衣钵,不久进库房任副寺。为了进一步提高佛学造诣,妙善于两年后进入常州天宁寺参学。1938年妙善到浙东行脚,先后于杭州灵隐寺、宁波阿育王寺参访。后因为生病,回高旻寺挂单养病。来果老禅师为妙善传法授记,传他为临济正宗四十七世传人。
1942年,妙善奉来果老禅师之命,出任高旻寺住持,1944年渡海到普陀山洪筏禅院闭关。1949年又在普陀山妙莲茅蓬闭关,在关中研究天台教观,于《摩诃止观》尤有心得。
1952年,妙善受宗教部门指定,代理法雨寺代方丈。1956年,妙善法师目睹法雨寺殿堂陈旧,发愿予以修缮。他领众募化,积得一笔资金,重修殿堂僧寮,使法雨寺面目一新。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开放重点寺院。1979年,在庐山开垦的妙善等一行人,被宗教部门召回普陀山,被僧侣推为普陀山全山住持,肩负起修复普陀山重任。
为了尽快恢复观世音菩萨道场,妙善法师四处筹措资金,事必亲躬,不辞劳苦,先后修复了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慧济禅寺,及二十余座庵院茅蓬。1989年,高龄八十的妙善老和尚,在全山常住推请之下晋任全山方丈,于农历九月十九日,隆重地举行了方丈晋山升座典礼及法会。
从1990年开始,妙善法师不顾年老体衰,又先后创办了普陀山佛教颐养堂,为年老比丘安置下颐养之所;创办了普陀山佛学院、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作为培育佛门僧材及研究机构。此外还创办了普陀山佛教杂志,正法研究学术年刊。及接办普陀山文物馆,倡修《普陀山志》,创办了普陀山普济医院,兴建了南海观音露天铜像,此外还兴建了洛伽山妙湛塔,及法雨寺九龙壁等景观。并于八十五岁时,出资重修了杭州天目山普照寺、如皋的观音净院。在普陀山上,他发起兴建普陀山宝陀讲寺,及普门万佛塔两大工程。
自1979年他回到普陀山之后,先后担任普陀山佛教协会第二、三届会长,舟山佛教协会第一、二届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第三、四届会长。以及先后当选为舟山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副主席,省政协第六、第七届常委,全国佛教协会名誉理事,及普陀山全山方丈、普陀山佛学院院长。
妙善老和尚早年遍读经藏,精研佛理,造诣甚深。同海内外佛教团体和佛教界人士广结善缘,为重振净土道场而鞠躬尽瘁,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崇高声望。他于2000年2月26日示寂,世寿92岁,僧、腊戒各68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