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07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5月25日

张青林-“蹲苗理论”

发布时间:2011-02-18 10:38:4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经历着“反右倾运动”、“四清运动”,也享受着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带来的自豪和激昂。这是一个政治挂帅的年代,很多人的命运都跟政治有关。张青林亦然。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这一年秋天开始的时候,20岁的张青林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专业。然而,因为一起政治冤案,张青林无辜受到牵连,犹如一场灾难降临在头上。大学二年级时被免去团支部书记职务。到农村参加社教,因为表现突出,当地党组织根据上级“参加社教的大学生如表现好可以一线入党”的精神,为张青林申报入党,但因为政治原因连续3次都没有被批准,他心中的委屈难以言表。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建工部六局(现中建一局)三大队,下班组“劳动改造”。他是第一批下到建筑工地班组里的大学生,同来的大学生有的想不通认为大学白读了,为所学的专业知识浪费而长吁短叹。但张青林却是坚强乐观的,他觉得如果不能改变现有的工作,就应该快乐地干一行爱一行。白铁工是个枯燥单调又辛苦的技术活,张青林干了两年就能丁丁当当地敲出滴水不漏的白铁壶来。即使是送报送信他也做出彩儿。他深深体会到常年奔波在外的工人师傅们“家书抵万金”的感受,每天他都会在大家下班的路口,一面把信交到工人师傅的手上,一面乐呵呵地开着玩笑。张青林因此成为工人师傅们每天下班后第一个最想见到的人。
  张青林的心胸开朗、朴素无华、踏实敬业赢得了工人师傅们的喜爱,也得到了领导的信任。不久,他被上级调任宣传干事。1972年,张青林所谓的“历史问题”历经8年终于被调查清楚,12月26日他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这一天张青林清晰地记得是毛主席的生日,对他来说意义不凡。张青林说:我体会到了获得解放并被党组织认可的快乐,感受到了党的恩情。今天的人们很难完全理解镌刻在张青林和他那一代人心中的感情。
  这段经历让勤于思考的他悟出“蹲苗理论”。“蹲苗”是东北地区的农业用语,张青林认为人的成长也像种地时的“蹲苗”,必须在实践中扎扎实实“蹲”出本领,杜绝浮躁。时隔30多年,已是泛华建设集团董事长的张青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精辟地阐述他的“蹲苗理论”:“小苗长出来以后,5月份如果天气旱,小苗不往上长,但根在土里扎得特别深。等到6月份一下雨,因为根系扎得很深,长势非常好,这年的庄稼也就丰收了。其实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样的道理,也要运用‘蹲苗’的思想,不浮躁,‘蹲’下去的干部一个是能‘蹲’出实际的才能,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练出来;第二个是能‘蹲’出他的品质,如果这个干部‘蹲’不住,心态浮躁,别人提拔了他就着急,这说明他的根扎得不深,缺乏继续成长的后劲。‘蹲苗理论’运用到培养干部、培养人才方面,就是‘蹲’出才能,‘蹲’出品格,这是当前对干部重要的考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