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维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126
本馆由[ 章鱼在大海 ]创建于2010年05月26日

俞大维生平

发布时间:2010-05-26 14:36:0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18年10月,俞大维赴美入哈佛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至德国柏林大学深造,专攻数理逻辑与哲学。留德期间,聆听过爱因斯坦教授的相对论课程,1925年,俞大维写了一篇论文,题为《数学逻辑问题之探讨》,刊登在爱因斯坦主编的德国数学杂志《数学现况》上,成为在这本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个中国人。而在该期刊发表论文的第二个中国人是华罗庚,二人日后成为好友。因兴趣逐渐转向弹道研究,嗣成为弹道学专家,对兵学也由此奠定深厚基础。   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国民政府开始着手军经建设,俞大维出任新设立“驻德使馆商务调查部”主任。1918年6月返国,任军政部参事。翌年5月,再度赴德,负责采购军备,并续习德国参谋教育。有一次政府命其采购大炮,按值计量,可买12门,但运回中国时,却为15门,询其缘故,仅轻描淡写谓:“是送的”。实其将所得佣金,另购炮3门,俞大维先生的热血报国之心不言而喻。1932年派任参谋本部少将主任秘书,但俞大维婉拒而自愿至中央训练团任兵器总教官。次年1月,调军政部兵工署长,并晋升陆军中将,对当时的兵工现代化做出许多贡献。   1937年抗战爆发,俞大维指挥将沿海30余座兵工厂、钢铁厂、材料厂、及兵工技术单位以有限之人力、物力与兽力搬运,陆续西迁内陆继续生产,为抗战中国国防工业生产贡献卓越,1944年12月,调军政部常务次长,并兼中美联合参谋部中国代表,负责与美方代表魏德迈将军协商,争取美国军援,当时“阿尔发部队装备方案”,使国军36个师换装美式装备,即为此达成之协议。1946年4月,参加国府、中共、美国代表之3人小组会议,协商战后还都事宜;5月,获国民政府颁授青天白日勋章。   1946年5月16日,继俞飞鹏出任交通部部长,任内建立交通资料中心,全国铁道状况之自动化,以及邮政开办24小时服务等事绩尤为人称道,1950年1月赴美养病。1954年出任国防部长,先后长达10年之久,任内积极整军建设促使国军成为一支现代化之部队,1965年初,因病辞去部长一职由蒋经国接任,转任总统府资政,1993年病逝,享寿97高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