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汝运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22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5月27日

嵇汝运

发布时间:2010-05-27 16:15:5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嵇汝运,自小聪敏,勤奋好学。1934年,在江苏省松江中学初中毕业后,进入江苏松江高级应用化学科职业学校,自此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化学系。

    1941年,大学毕业后;在成都电信器材修造厂从事电化学方面的科研和生产工作,后在中央工业试验所从事油脂化学试验工作,担任技士。1947年,他考取留美公费实习生,先在美国NOPCO化学公司的试验室实习,学习从油脂制取维生素及分析工作,半年后,他通过中英庚款基金会留英的全国统考,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转入英国伯明翰(Birmingham)大学化学系主修生物化学。节假日他经常独自在实验室专心致志地从事课题研究。1950年夏,他的《氨基葡萄糖化学的研究》和《Mannich反应》论文出色地通过了论文答辩,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被校方聘任为药理系研究员,开始了在神经系统药物研究领域的探索研究和教学实践。在此期间,他寻找到一种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10余倍的新化合物,论文在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国外同行学者的刮目相视。

    1953年,正当我国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嵇汝运放弃了在英国名牌大学任职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

    嵇汝运回国后,在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赵承嘏的带领下,积极地同高怡生等一起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药物研究工作,开创了新药合成研究的新领域,使我国药物研究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他为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当时血防工作的迫切需要,嵇汝运领导课题组开展了血吸虫病药物研究的工作,合成了百余种抗血吸虫病和寄生虫病实验药物。1958年,上海药物研究所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嵇汝运又开展了神经系统药物研究课题,合成了近百种实验药物,为上海药物研究所神经药理研究的开创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61年,嵇汝运领导高血压药物的合成研究工作,合成了数十种实验药物,并进行了各种药理试验。这项研究直至1966年末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止。

    1978年,嵇汝运担任了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出色的工作效率协助高怡生所长领导全所的科研工作,治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科研创伤。他身体力行,带领一批学术骨干,对专业设置、人员配备、设备添置、课题整顿、实验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事无巨细,一一过问,认真落实。此外,他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为扩大我国药物研究工作在国外的影响作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在此期间,嵇汝运亲自担任合成室药物化学研究组组长,领导了心血管药物、抗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和量子化学四个课题研究组,在新药研究和理论探索两大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1984年,因年龄关系退出所领导岗位后,仍担任“量子化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课题组组长的职务。

    嵇汝运曾担任《化学学报》、《药学学报》、《药学通报》等十多种杂志的编委,特别是对他在1987年前任副主编的《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倾注了大量心血。此外,他还担任《Drug of the Future》杂志编委。嵇汝运在学术上乐于助人,尤其重视对青年的提携和培养。除本身工作外,他还在上海药物研究所亲自授课,担任研究生《高等药物化学》主讲教师,并经常应邀在本市及外省市学会、高等院校作短期讲学或学术报告。

    嵇汝运平易近人,为人谦逊豁达;对待科研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勇于探索。他在学习上、工作上肯下功夫,从不计较个人利益,更不与人争利。他把为国家为科学多做贡献,作为自己人生中永恒的乐趣。这就是嵇汝运几十年如一日在工作、生活中奉行的准则。

    嵇汝运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各项社会活动。1957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嗣后担任民盟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员会第七届委员、第八届常委、第九届副主任委员。他还担任上海市政协第五届委员、第六届和第七届常委。中国科协第四届委员和上海市科协第四届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化学部评审组成员和上海市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

    致力新药研制,研究成功多种有效的临床药物

    嵇汝运从英国归来时,正值国内开展一场规模宏大的消灭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嵇汝运也立即投入了这场战斗。为了研制制服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他领导研究组的其他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反复试验研究,提取到一种新的防治寄生虫病的有效氨基酸——南瓜子氨酸,并将其人工合成,从而使此药得以大量制取。当时治疗血吸虫病主要依靠的是锑剂,但锑剂副作用大,病人难以忍受。嵇汝运课题组设想用螯合剂二巯基丁二酸和锑制备锑剂,既可保留锑剂的治疗效果又可减少锑在体内的蓄积。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们试验成功了血吸虫病新药巯锑钠,经鉴定,该药对血吸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并曾在疫区试用过。当时临床应用的酒石酸锑钾必须静脉注射,而疏锑钠可以肌肉注射。但是,他的更主要的成就是将制备巯锑钠的化学原料一巯基丁二酸钠,经亲自带队在新亚制药厂反复试验生产工艺,发展成为金属解毒药物。经鉴定,该药对锑、铅、汞等多种金属均有解毒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解救金属中毒病人并载入《中国药典》,而国外在数年后才开始研究这种药物。此外,他们还试制成功一种治疗家畜肝片吸虫病新药硫溴酚,并于1966年通过鉴定。此药比国外同类药物硫双二氯酚更为优越。

    嵇汝运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委,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分会理事长,亚洲药物化学联合会执行委员。

    嵇先生毕生致力新药研究,在抗血吸虫病新药、金属解毒药物、抗疟疾新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感染新药等方面成果卓著。

    嵇汝运一生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20多部学术著作;获得多项国家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被授予“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的称号;先后荣获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15日9时20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