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同盟会员---张培梅
07-10-03 08:51 发表于:《南京哈飞汽车之友论坛》
张培梅,字鹤峰 , 晚年号陆一,原平王家庄乡泥河村人,1885年生。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历任团长、旅长、晋南镇守使等职,后因与阎锡山意见不一,归隐故里,抗战爆发后,才出任第二战区+执法总监,最后因身为执法官不能执法,晋军一退再退 ,便 愤然于隰县南午城镇 服毒自杀,热血虽未洒疆场,效国之心永留芳。阎年锡山评价张培梅:“ 你很爱国, 你很壮烈, 你以为晋民苦矣,国家危矣,不忍睹,不堪睹,君乃自了,遗其妻子,别其朋友,君乃自了矣!”
毒殉国
1938年2月,日寇进攻晋西,第二战区司令部向吕梁山区转进。王靖国的十九军在川口负责堵击日军,王竟然不虎撤退。后又令陈长捷堵击,但陈也望风而逃。张怒不可遏,电请阎锡山:只要砍掉王、陈二军长的脑袋,太原必能即时收复。阎不同意,他一面痛心国土沦亡,山河破碎,一面深念自己身负执行军法重任,而军法不能执行,就服毒自杀,年仅54岁。
赶车: 有一回晋绥军出兵路过泥河村,一时陷入泥潭,车夫怎么也赶不过去,张培梅见此情景,就上前说:“还是老汉来吧!”遂夺过马鞭 直向车上的士兵猛抽,并喝道:“哪有这等兵痞!”车上官兵着了痛,慌忙下车逃避,兵车顺利通过,士兵当时怒目对他,还想动手,后听说 是晋南镇守使张培梅,连连道歉。张大骂一顿,并留一班长,专在河边守候,凡过河官兵,都必须下车。
过家门而不入: 张培梅每受命危难之际,家事即淡然 置之。1924年,驻军 石家庄,得家书而不启封。 1926年,晋北之役,视察前线,两过家门而不入。抗战期间,出任执法总监后,行前不见家人,不嘱家事。后太原失守,家属辗转至隰邑,其间仅长子陶,因公请谒,其他以至夫人与子女,在他殉国前两个多月未见一面。
怒杀龚、刘二团长: 张培梅受命进兵石家庄,阻止吴军北上,令手下龚凤山和刘树蕃二团官兵构筑工事,以为战备。而龚已受阎锡山密示,保全实力虚张声势,所以对张的命令诸多敷衍,并谎报军情私勒民财。刘树蕃则事事看龚行事。这大大触怒了张培梅,他明知请示阎也于事无补,于是就集合指挥部人员开会,当场将龚、刘二团长逮捕,枭首示众。阎锡山闻知后大惊,以为张要反,准备行动,后在众人劝说下才罢了。
保驾阎锡山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通电阎、冯下野出洋,阎锡山不得不忍痛离开山西,准备逃往大连。张培梅闻讯后赶到河边,坚决要护阎赴津,阎深知其为人,故也允之。一路坐汽车乘火车,秘密到达天津以后,赵戴文也赶到。张一见赵来,大为不满,声言:“赵高来啦,我走,我走。”随即向阎叩了一头,便径自返晋,回其原籍。
归隐故里: 杀了龚、刘二团长以后,阎锡山对张培梅本来就有所不满,加上又因为扩充军队的事,和阎锡山的意见不一,发生矛盾,遂决心引退。他找到阎锡山,长揖一拜说:“我要走了,你好自为之。如果以后你有急难,我再来吧。”说完退出来就乘车回了泥河老家。阎锡山曾请其父阎书堂亲到泥河村挽劝他,他坚决不从,从此就隐居家乡,杜门谢客,栽花种菜,过起了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