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功绩和影响评述
美尼斯 Menes,古埃及法老(公元前3100年前后) 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希罗多德 在今天留下赫赫大名的上古时代帝王中,古埃及的美尼斯恐怕是年代最早的一个了。他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者,是古埃及国家统一的奠基者。古埃及是世界古国中的古国,而美尼斯正是站在这一切开端处的特殊人物。 尼罗河每年7月到11月定期的泛滥带来了肥沃的黑色土壤,这是给它子民慷慨的赠予。这方肥沃的土地滋生了越来越多的人,于是,有了农业,有了文字,有了神庙,有了智慧,也有了私有制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一般认为,古埃及同两河流域一样,大约于公元前3500年前后最早进入了文明时代。 经过不断的混战,古埃及形成了两大地域性王国。南方的河谷地带为上埃及,北方的三角洲地带为下埃及,分界点大约在今天的开罗。上埃及崇尚白色,国王头戴白冠,国库称白屋,崇拜鹰神荷鲁斯;下埃及崇尚红色,国王头戴红冠,国库称红屋,崇拜蜜蜂神或眼镜蛇神。 在美尼斯之前,他的前辈蝎王已开始了统一上下埃及的战争,不过成就不大。美尼斯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成为上埃及国王,他发动了大规模征服下埃及的战争。战争的惨烈场景和期间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已经湮没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了,但其结果却永恒地记录在青史之中,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王国,成为第一个得到“上下埃及国王”称号的君主。战争结束后,美尼斯考虑到自己刚立足,根基不稳,为了赢的下埃及人民对自己的拥戴,美尼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尊重下埃及国王在位时的一些做法,而不标榜自己代表古埃及。只有在上埃及他才宣称自己是上下埃及的国王,而在下埃及,他则戴着下埃及的王冠,以表明自己尊重那里的人民,美尼斯甚至照顾到下埃及人民的宗教感情,允许下埃及的人民信封自己的保护神,赢得了百姓的拥护。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为巩固对下埃及的统治,美尼斯在河谷和三角洲的交界处,也就是原上下埃及的交界处建立了一座要塞城市——白城,被后来希腊人称为孟斐斯,遗址就在现在的开罗附近。美尼斯还修了一条长堤坝以防止城市遭受尼罗河泛滥时淹没。建这座城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下埃及的控制,防止来自三角洲地带的反攻。 埃及的统一在历史上意义重大,它使得埃及人民更少受到战争的摧残,加强了整个埃及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同时也使埃及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和稳定的国家体制。历史证明,埃及文明在统一后发展迅速,并超过了纷争不断的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的31个王朝由此开始,就像尼罗河一样漫长。不过,通常认为上下埃及真正融为一体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到第二王朝末年才最终完成。 目前还没有考古学证据以证明美尼斯的存在,但许多史家通过象形文字注音、生活年代和生平事迹的分析,认为美尼斯同已被文物所证实的上古帝王纳尔迈就是同一个人。 纳尔迈留给后人的瞻仰的文物有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权标头和利比亚贡赋调色板等,这些文物正好向后人展示了他的功业和事迹。 在纳尔迈调色板中,正面雕刻着这位威风凛凛的统治者头戴白冠,拿着权标击杀一个跪在他面前的三角洲首领的俘虏,而鹰神荷鲁斯在站在他的前方保佑着他,背面则雕刻着头戴红冠纳尔迈正在侍从的陪伴下检阅已被杀了头的俘虏,还有一头公牛在用角破坏敌方的城墙。调色板充分体现了纳尔迈征服下埃及的历史和他身份的变迁:正面是他在征服下埃及的过程中,此时他头戴白冠表明他还只是上埃及的国王,背面是他已经告捷之后的情形,头戴红冠表明他已是下埃及的国王。 纳尔迈权标头,雕刻着头戴红冠的纳尔迈,手执王权象征物坐在九层台阶之上,头上有华盖,身边有侍从执伞提鞋,旁边有仪仗队。更引起后人无限猜测的是,他前方的轿子里坐着一位公主。通常认为这位公主是他在征服下埃及之后得到的新娘。 利比亚贡赋调色板刻着许多动物在挖掘城墙,每个城墙中都有象形文字注明城市名称。由于此调色板被认为是来自利比亚,也印证了纳尔迈曾经远征利比亚的历史。 在本排行榜的几乎所有帝王的生平都是确切可考的,只有美尼斯是个例外。美尼斯虽然因年代久远而留下来的形象十分模糊,但他确立下来的历史变化是十分明确的,就是统一了上下埃及,使埃及从此作为一个整体屹立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并在开始的近三千年中一直引领世界文明的潮流。这就是美尼斯被列入本排行榜之中,而其他许多民族传说中的帝王则被忽略的原因。 小提示:美尼斯是一位离我们已有5000多年的帝王,他的绝大部分精彩事迹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却从未被怀疑过,原因只在于他做了一件事:统一了上下埃及。至于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权标头是否他的遗物都不重要。美尼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一个帝王想流芳千古,有时下足功夫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影响评述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四大发祥地之一,在极早的时期,埃及就已产生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埃及在人类文明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永恒的,它最早点亮了世界文明之灯,在人类文明史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陵墓
那尔迈的陵墓在阿拜多斯的乌姆·卡伯地区被发现,由两个相连的墓室组成,毗邻在其之前的提尼斯 1994年夏,纳哈尔·提拉哈探险队的挖掘者在以色列南部发现了一块阴刻陶片,其上记载了亦称为“那尔迈”的王名。考古学家确认该人即为詹姆斯·E·奎贝尔在上埃及发现的那尔迈调色板上所提及的那尔迈。这块铭文是在一块较大的圆形平台上发现的,该处可能是一个存储仓的所在地基。通过矿物学鉴定,人们判定这块陶片是一个于公元前3000年从尼罗河流域传入以色列地区的酒瓮的碎片。 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当时产于南部迦南,而又传入埃及的陶器,这些陶器上印有那尔迈的王名。此外,还有部分产于阿拉德、恩·贝索、拉法赫和特尔·厄拉尼的陶器。 镌刻有那尔迈王名的狒狒神雪花石膏雕像,藏于柏林埃及博物馆。城的统治者——卡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