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湖南岳阳支队临湘中队副中队长肖忧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830
本馆由[ 讲不尽的念 ]创建于2010年06月03日

消防勇士肖忧遗言:忙完了带未婚妻回家

发布时间:2010-06-03 16:52:22      发布人: 讲不尽的念

    2010/5/31/15:18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1月27日晚11时许,武警岳阳市消防支队临湘中队营区。灯火通明。

    按往常部队规定熄灯时间为每晚22点。但这样的夜晚,所有消防战士都无法入眠,悲伤写在每一个人脸上:1月26日,岳阳临湘市桃林镇长春花炮厂发生爆炸,临湘市消防中队肖忧、鲍赟、胡超三位战士在执行处置任务时,不幸壮烈牺牲。

    在营房宿舍内,三名牺牲战友的铺盖依然叠得整整齐齐。与鲍赟、胡超平日要好的战友伍先德和李寻始终不愿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每次看到被清一空的房间,我总会假想成他们出差了,过几天便会回来。”

    但这样的事实却是那样残酷无情。

    “现在点名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念到这几位壮烈牺牲的战士名字”,回忆起战友的遗体从爆炸的废墟中运出时那一幕,武警临湘市消防大队大队长邹伟民再次忍不住流下泪来,一天前,他们还在一起有说有笑。

    肖忧:26岁,鲍赟:24岁,胡超:20岁,正值青春年华的3位英雄,他们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青春之歌。

    “等忙完了带未婚妻回家团聚”

    “母亲35岁时,生下了肖忧,中年得子,可以说是父母沉甸甸的希望。”肖忧的二姐肖鲜艳说。27岁的肖忧在家中排行第五,上面是4个姐姐。

    取名肖忧,同样饱含着家人殷切的期望——意为从此消除忧愁,希望他一辈子能过得快快乐乐,无忧无虑。

    据了解,肖忧,男,汉族,湖南省祁东县人,1983年出生,2002年12月入伍,2007年6月提干,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生前为武警临湘市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副连职。

    睹物思人,望着遗像中的儿子,肖忧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老泪纵横。

    肖忧的父亲告诉笔者,事发的一个多月前,是肖忧26岁的生日。自从肖忧的母亲去世后,肖爸爸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日下。对此,他在电话中告诉儿子说,“以我的身体状况,能陪你过一次生日算一次”。电话另外一头的肖忧一个劲地向父亲道歉:“等忙完了这段时间,过春节时,我带未婚妻一起回来陪你团聚。”

    挂完电话,63岁的老父亲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

    在临湘市殡仪馆,笔者见到肖忧的未婚妻小美(化名)。小美告诉笔者,肖忧与自己约好了,再过半个月就一起回肖忧的老家衡阳过年。可如今,这些幸福的约定无法实现了。

    自幼,肖忧就对军营生活充满向往。2002年,已经在长沙学院读大二的肖忧获悉部队前来招兵后,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报了名,并被录取成为一名普通的战士。“他大学毕业后也可以参军,那样就是干部了,可是我们劝不住。”肖鲜艳说。可是肖忧并没有满足于只做一名普通的士兵,他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岳阳市消防支队临湘中队。

    在一封家信里,肖忧曾写下了一句:“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开始看到这封信时,肖鲜艳开玩笑跟丈夫说:“这家伙被部队洗脑了”。然而,肖忧却将这种意识真正应用到了实际的工作中。

    生活上,肖忧对战友们非常关心。战友王坚说,自己还是新兵时,在一次双杠训练中不小心从双杠上摔下来扭伤脚踝,肖忧迅速将其背到附近诊所及时治疗。在其养伤期间,为他端饭、倒水,悉心照顾,使他的脚伤迅速得到痊愈。战友黄勇说,在一次参加比武训练时,自己自信心不足,肖忧找自己谈心,反复做思想工作,并坚持同他一起训练,使其放弃了退出比武的念头,最终,在支队比武中黄勇取得了单项前三名的好成绩。

    对于防火监督工作,肖忧总能设身处地站在被监督单位方,摒弃野蛮与单一的执法方式,对被监督单位重法理,讲道理。因此,肖忧与周边的民众结下了良好了关系。

    一次次惊险,一番番贡献,一回回执着,作为基层指挥员,肖忧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入伍7年多,他先后参加了各类灭火救援战斗30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40余人,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价值数百万元。

    孝顺勤俭的90后消防战士

    看到儿子躺在冰冷的棺内,刚刚从外地赶来的烈士胡超的父亲失声痛哭。老父亲告诉笔者,儿子平时乖巧孝顺,前天晚上11点多还给家里打了电话,说他在部队很好让家里别挂念,请父亲在家好好照顾妈妈、好好生活。“他还说以后会报答我们,可没想到他就这样去了。”

    在牺牲的三名烈士中,胡超是90后。“他特别要强,不愿意输给别人,做事总是要求完美。”一位同寝室战友评价说。

    胡超,男,汉族,永兴人,生于1990年12月,2007年12月入伍,生前为武警岳阳市支队临湘市消防中队战斗一班副班长,武警下士警衔。

    得知儿子出事是因为事发当天上午10时许网上的一则消息,当时胡超父亲正准备下煤矿到井下工作,这时,矿老板急促地告诉他这则消息,但没有说明是哪些人。

    “我知道胡超这个孩子好强心很强,做事主动,虽然没有公布名字,我有预感可能是胡超。”胡超父亲回忆说。

    胡超父亲告诉笔者,胡超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永兴县一中。但读到高二的时候,胡突然找到父亲说:“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我还是当兵去算了。”时年,姐姐也正好高中毕业,哥哥在长沙念大学。

    在胡爸爸的记忆中,胡超是家中最懂事的孩子,8岁那年,放学之后,胡超一个人去山上挖竹笋,烘干卖钱补贴家用。有天晚上8点多,胡爸爸发现胡超还未回家,等家人四处寻找时,胡超挑着一大担竹笋,艰难地行走在路上。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战士,身体条件并不占优势的胡超比任何人都努力。据战友们介绍,刚到中队时,胡超由于身体单薄,训练经常落后。

    面对战友们的“讥讽”,胡超并不理会,他暗自给自己制定训练计划,经常开“小灶”。每当在训练中遇到困难,他总是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在体能训练中,他每天坚持完成“四个一百”:100个俯卧撑、100个深蹲、100个杠铃推举和100个斜坡仰卧起坐;在业务训练时,他总是第一个到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不断地给自己加码;为了熟练掌握器材装备性能和使用方法,他利用大部分业余时间学习钻研,遇到问题虚心求教,逐渐成为中队操作、保养和维修车辆器材装备的行家里手。

    由于表现突出,胡超被评为全市消防部队优秀士兵。

    胡超平日生活简朴,没有一套像样的便服,可当战友和群众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他从不吝惜金钱。驻地附近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孤寡老人,长期患病,生活十分艰难,临湘中队一茬又一茬的消防官兵一直将她作为帮扶对象,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当爱心接力棒交到胡超他们这一批官兵手上时,胡超和战友们每隔三五天,总要为老人买米、送菜、修房子、搞卫生,对老人嘘寒问暖,逢节假日,他总是用自己微薄的津贴给老人买水果、营养品等。

    升入士官后,2010年元月8日,部队发了几千元钱,胡超自己舍不得用,要将钱寄给父母,让老两口春节添置件新衣服。在父亲的一再要求下,胡超存进了银行。在整理遗物时,胡爸爸发现,存折上的数字显示这笔钱依旧原封未动。

    “军姿最标准的国旗手”

    鲍赟被战友称为“军姿最标准的国旗手”,他出生在常德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从小就梦想着要穿上一身绿军装。2006年12月入伍后,他很快成长为一名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消防精兵。

    鲍赟到临湘中队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他原来在支队机关,去年老兵退伍后,中队警力不足,鲍赟主动请缨下中队工作。”战友沈振军告诉笔者,但鲍赟性格爽朗,很快和战友们打成一片。

    “没有经历过火场考验的兵,不是合格的消防兵。”这是鲍赟向支队领导袒露的心迹。

    他原本是支队机关的警卫兼国旗班旗手,环境相对舒适。但他不甘心平淡的生活,多次向组织申请,要求到最艰苦的基层一线去锻炼。去年8月,他来到临湘市中队后,刻苦训练,很快从灭火技能较为生疏的“新兵”成长为班长,冲锋陷阵在前。去年11月,京珠高速临湘段发生车辆连环相撞交通事故并引发火灾。鲍赟冒着汽车油箱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抱着水枪始终坚守在最前沿,连续奋战一昼夜,最终成功将大火扑灭。可他自己,头发烧焦,脸被熏黑,双手也被烈火灼伤。

    “英雄们,一路走好!”

    1月27日,公安部批准肖忧、鲍赟、胡超同志为革命烈士。同日,省公安厅为三位烈士追记一等功。湖南省公安厅党委还批准追授在“1·26”爆炸处置任务中英勇牺牲的临湘市消防中队副班长胡超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湖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岳喜强高度评价了三位烈士的英雄壮举,称赞肖忧、鲍赟、胡超三名同志是公安消防部队官兵的杰出代表,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展现了消防战士的英雄本色。

    岳喜强说,这些殉职的同志是消防战士的楷模,也是消防战线的骄傲,他们将组织学习英雄的先进事迹,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成为湖南消防人的精神动力。

    “英雄们,一路走好!”“消防卫士,您慢走!”1月27日下午,三位烈士告别仪式结束后,披挂着黑纱的灵车缓缓驶出营区,开往殡仪馆。不时可见有群众举着白色横幅,低声哭泣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