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布信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87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4日

特布信——带领内蒙古大学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老领导

发布时间:2010-06-04 11:45:3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特布信,男 ,蒙古族,蒙古哈日奴特氏,全名特布信敖其尔,汉名乌书春,1925年3月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管旗章京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蒙汉文教育。1933-1937年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科右前旗第一小学读书,1938-1941年在扎兰屯国民高等学校读书,1942年考入长春留日预备学校,1943年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学,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在海外留学的蒙古族青年之一。1945年4月因战乱,大学停办而辍学回国。


    特布信教授于1945年5月至8月,在王爷庙育成学院任教师。抗战胜利后,9月赴长春参加八路军开办的“青年读书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毛泽东思想。11月末至次年4月在王爷庙东蒙军政干部学校任政治教员兼政治队长。1946年“四三会议”期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于1946年5月-1947年8月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兴安盟分会主任。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出席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内蒙古参议会驻会参议员。1947年9月-1948年8月领导完成扎赉特旗土改工作。1948年9月-1949年3月在中共内蒙古党委第一期党校学习。1949年5月随同内蒙古党委副书记奎壁率领160余名东部干部来绥远省开展蒙旗工作。1949年9月到四子王旗开辟乌盟工作,1950年-1956年任乌盟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盟长。1957年-1958年6月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社长。1958年7月-1960年2月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下放农村监督劳动。1960年3月-1961年9月在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此间,经内蒙古党委宣布摘掉右派帽子,调入内蒙古大学工作。1961年10月-1978年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任讲师,在历史系高年级首次开蒙古史课程,并与黄时鉴、郝维民先生合写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长篇学术论文,主编了《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简史》,编写《内蒙古史纲》近代部分。1979年1月,经中央拨乱反正,内蒙古党委宣布右派问题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党籍及原级别待遇,并任内蒙古大学副书记、副校长。

    特布信教授于1981年1月-1985年7月任内蒙古大学校长兼书记。1982年评为教授,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特布信教授主持工作和任校长期间,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历史新时期。为实现尽快解脱过去“左”的思想束缚,稳妥地进入历史新时期这种转变,他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布信教授在任期间,注重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重点学科建设,在原中文系分别成立了蒙语系和汉语系,将原蒙古语言研究室和蒙古史研究室提升为研究所,并成立了专门研究内蒙古近现代史的学术机构。为了打破学校封闭状态,了解外国,也使外国了解内大和内蒙古,1985年4月率领内大访问团访问美国哈佛大学、西华盛顿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等世界蒙古学研究中心。回程访问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等,签订协议,建立了校级交流关系,为以后的国际学术交流打下了重要基础。

    特布信教授1987年曾任内蒙古政协常委兼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政府布赫主席咨询组成员。曾当选为中国史学会理事及中国蒙古史学会、中国中亚文明史研究会等国家级以及内蒙古相关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现尚任蒙古学百科全书总编委员会常务副总编,指导编纂大型蒙古学巨著《蒙古学百科全书》蒙汉文各20卷本工作。2005年荣获蒙古学学院功勋教师荣誉称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