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扬:黑自纵横,刀法人生
早在30年代,杨可扬被丰子恺的漫画所吸引,从此痴迷漫画,常常在报刊上发表丰子恺式的街头生活漫画。30年代后期,杨可扬投身鲁迅倡导的中国木刻运动,从此与木刻结缘。抗战时期,他创作了第一幅木刻作品《保卫祖国》,确立了自己的艺术价值观与精神内核。之后,他的一批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木刻作品《撤佃》、《贫病》、《孤儿寡母》相继问世,画面中人物的悲苦情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时代感。他创作的一批表现清苦的知识分子生存境遇的版画《张老师早》、《教授》、《老教师》等,将人物放置在当铺、旧书店、宿舍等环境,用细节衬托人物的贫病窘迫,笔墨情感力透纸背。这批早年的版画作品,为那段时代留下了宝贵的图像资料。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收藏,国际版画界对中国30年代的版画视之珍贵。
艺术贵在个性。说到杨可扬的画,无需看落款,见到画就知道是他的作品。无论版画或国画,一概粗实大气,极具有力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