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北方昆曲剧院一级导演。曾任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北京京剧院院长等职。北京人,原名周玉林,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十岁入京戏荣春社科班,习武生,是尚小云门下“三十六友”中艺术成就较高的弟子之一。1944年出科后,曾搭班在沈阳、保定等地演出,初露头角。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0兵团67军平剧社任演员,拿手戏是《长坂坡》、《连环套》、《恶虎村》、《战濮阳》、《赵家楼》、《英雄义》等。1950年到唐山市京剧团担任副团长兼编导室主任。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他对导演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悉心揣摩,先后执导了京、昆大戏三十多个剧目;六十年代初还曾导演了河北梆子《宝莲灯》,被拍成了彩色戏曲片。
周仲春在1962年调到北方昆曲剧院担任专职导演,在“文革”前导演了昆剧《逼上梁山》(与李紫贵合作)、《武松》、《江姐》、《悔不该》、《血泪塘》、《社长的女儿》、《夜探武家园》、《飞夺泸定桥》、《奇袭白虎团》等。1966年被调到北京京剧团任导演。“文革”后于1979年又调回北方昆曲剧院,被任命为副院长兼导演,为重建北昆、拨乱反正以及剧目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这一时期,他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他在北昆导演了《春江琴魂》、《共和之剑》、《双按院》、《宗泽交印》、《三盗芭蕉扇》、《断桥》等戏,又应邀到湖南为湘昆剧团导演了《百花公主》和《一天太守》等剧目。由于他坐科出身,娴熟表演,通达表、导理论,所以导戏时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艺术手段丰富。他具有深厚的导演功力,不仅善于充分运用传统的戏曲程式,而且能将表演技艺与艺术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他还勇于吸取兄弟剧种的长处纳入昆剧的导演工作中来,且能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写出了一系列理论文章。如《论昆曲现代戏武打》、《谈〈挡马〉表演》、《谈排〈奇袭白虎团〉的体会》、《论现代戏锣鼓经》、《谈武打斤斗》、《论内容与形式统一》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昆剧的导演理论。1985年以后,他调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院长, 又执导了一批京剧本戏。
1989年他离休以后,仍发挥余热,导演了《一代贤后》、《八仙过海》、《出塔》、《钟馗》、《一捧雪》、《金鱼记》等戏曲舞台剧和电视戏曲艺术片四十多部,并担任中日合排大型歌舞剧《魔笛》、《月宫杨贵妃》的中方总导演。近年来,他服务于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为戏曲电视片的摄制尽力。他在百忙中仍未忘情于昆剧,1997年应湖南昆剧团之邀,不计报酬地到郴州为湘昆青年演员说戏、排戏;8月17日,湖南昆剧团举行了傅艺萍、雷玲向他拜师受业的典礼,他从此又为培养昆剧接班人作出了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