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16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7日

爱心延续 山高幼儿园免费接收王亚弟儿子入园

发布时间:2010-06-07 15:38:0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日期:2009-11-11 10:01:37 来源:南国都市报

    10日下午,山高幼儿园创办人洪显平和园长一行来到王亚弟家,给王亚弟3岁半的儿子王鑫穿上了崭新漂亮的幼儿园服,紫色的衣服衬托着他的脸蛋愈发可爱。

    上午,南国都市报记者接到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海口分所汤尚濠的来电,表示要为王鑫解决入园问题,费用由该所承担。随后,汤尚濠与山高幼儿园联系,该幼儿园一听说是王亚弟的儿子,当即表示愿意免费接收王鑫。

    汤尚濠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关注王亚弟的报道,一直在想着能为英雄做些什么,后来想到王亚弟还有个年幼的儿子,便决定给他找个幼儿园,没想到山高幼儿园创办人洪显平也非常关注王亚弟的事情,也愿意为英雄一家献上一份爱心,当即表示费用全免。

    下午,洪显平和汤尚濠一行来到王亚弟的家中,为了认路好接孩子,山高幼儿园的接送车也出动了,老师们还带来了漂亮的校服、书包和文具。一到王亚弟家,大家便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孩子。带来的校服非常合身漂亮,大家纷纷鼓起掌来,羞涩的王鑫微微笑了笑。

    洪显平说,社会上非常需要王亚弟这样的英雄,关注英雄、关注英雄的子女,此举是为了树立社会正气,让这种风气永在。

    至此,龙华区政府为王亚弟家属解决一套廉租房并安排妻子黄海燕工作;海口力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接收王亚弟的弟弟王杰;海口城管局接收王亚弟的大女儿王秀秀;山高幼儿园免费接受王亚弟的儿子王鑫。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王亚弟的近亲属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英雄,你放心地走好!

    穿拖鞋的打工仔送来7000元

    杨宏非常遗憾,他没赶上王亚弟的告别仪式。

    10日一早,杨宏来到王亚弟家,得知其家人已经出发,便赶到龙华区政府,也没赶上车。时间已晚,杨宏只好返回王家等候。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保安,找到王亚弟的朋友陆顺兴的电话,才与王亚弟的家人联系上。

    10日下午,南国都市报记者在王亚弟家看到了杨宏。穿着一双拖鞋,一件半旧的衬衫,杨宏却“慷慨”地拿出了7000元的巨额存款捐给王亚弟两个年幼的孩子,作为他们上学的“专款”。

    杨宏今年48岁,但没有孩子。他告诉记者,母亲去世的时候,弟弟才3岁,知道没有父母的孩子的凄苦。 “我也很穷”,杨宏坦言,这些钱也是他辛辛苦苦存下来的,但是孩子真是太可怜了。

    在王亚弟家,杨宏足足呆了一个下午,他看着王亚弟可爱的孩子满心欢喜,久久不舍得离去。

    “不能做什么,只能送他最后一程”

    安徽农民工从老城赶来海口送英雄

    10日上午,南国都市报记者在殡仪馆看到了前来送别王亚弟的澄迈老城读者韩军。韩军今年52岁,安徽人。连日来,在老城打零工的他一直在关注南国都市报关于王亚弟的报道。

    “大家看了这个报道很悲痛,他为社会做了贡献”,当得知王亚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0日上午在海口殡仪馆举行时,9日下午3点,韩军就从老城坐中巴车出发赶往海口。5点钟他先到了海口东湖,那里的一个报刊栏上张贴着当天的《南国都市报》,不少人正在阅读关于王亚弟的报道。 “里三层外三层啊,大家看了都抹泪”,他含着眼泪告诉记者。 “我不能为英雄做什么,只能送他最后一程”,一句朴实的话充满了感情。

    韩军记下南国都市报上登载的王亚弟家的地址,问了七八个人,花了2个小时,才找到王亚弟家。

    韩军的到来让王亚弟家人感激不已,赶紧带他去吃饭,并约好10日早上在王家门口乘车一起前往殡仪馆。10日早上6点多,韩军一大早便来到王亚弟家,随后与王家人一同前往殡仪馆。

    在告别仪式上,韩军给王亚弟鞠了个躬,两行热泪汹涌而出。

    “老战友”从四川飞回来送别

    9日晚上,白支强连夜从四川乘飞机飞回海口。他是王亚弟的老同事,10月28日到四川办事,看到网络上转载的南国都市报关于王亚弟的报道后,事情没办完就往回赶。

    白支强回忆,他和王亚弟一起共事,1995年他离开联防队伍时,生活比较困难,但王亚弟二话不说收留了他几个月,吃睡都不收钱。他激动地回忆起战友的好, “王亚弟身上有很多好,具体用那个词语形容的话,真不知用什么语言表达,他与同事相处的很融洽,从来不主动为自己的事提要求”。

    让白支强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是,有一次,他凌晨2点遇上交通事故被坏人敲诈,王亚弟得知后急忙过来为他解了围。

    精神在延续

    英雄逝去精神永存

    “王亚弟虽然走了,但见义勇为的精神将永在”,10日,社会各界人士挥泪送别了王亚弟,但大家表示:王亚弟已逝,但第二个、第三个王亚弟依然会在我们的身边,见义勇为精神将永在。

    “人们的关注永远激励我们”

    陆顺兴是龙华区金贸联防中队副队长,是王亚弟的好同事、好兄弟。陆顺兴回忆自己的工作生涯时说:“对于歹徒从来没有害怕过,因为我相信正义终归会战胜邪恶”。“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王亚弟的关心,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陆顺兴说,社会各界对王亚弟倾注的热情,让他们这些见义勇为的人感受到了温暖。虽然王亚弟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人们的关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英雄不在其精神永在

    家住秀英村的刘玉田说,要给那些为社会做过贡献的见义勇为英雄建立更好的机制,让他们不要被社会遗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热心人孟晓霞说,通过南国都市报的报道,让她重新审视整个社会风气,看了报道后,她说:“英雄的事迹让我长久麻木的心,经过一场场洗礼,社会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的精神长存”。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