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17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7日

追忆靖江市西来派出所民警张金文

发布时间:2010-10-06 14:20:1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新华报业网讯  10月13日清晨6点不到,82岁的靖江市西来镇见龙村13组村民王希明就起床了,为了搭上村里的车赶到几十公里外的市殡仪馆,送他心目中的好警察、好儿子张金文最后一程。村口,数百村民蜂拥而至,没挤上车的村民急得眼泪都快掉了下来。

  8点不到,靖江市殡仪馆门口已聚集了数千名自发前来的群众。人群中,那清一色的蓝是张金文身前的同事们,那一群白是最后抢救生命的医生和护士们,那两排个子最小的是西来小学的孩子们,还有更多的是西来村和见龙村的老少村民们,被他的事迹感动的网友们……

  “金文,你慢慢走好”“金文,西来的村民送您来了”“金文,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各界群众举着自制的挽幛,低低的啜泣声弥漫在人群中。据估算,当天前来为张金文送行的社会各界群众和干警有5000余人。这么多人为一位普通民警送行,在靖江还是头一回。

  不给工作留后遗症

  却给人们留下终身憾

  9月28日,60周年国庆安保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西来派出所社区民警张金文“连轴转”,在连续工作30多天后又有3天没回家了,执勤,接处警,调解矛盾纠纷,走访外来务工人员,登记暂住人口……当晚,他一直巡逻至12点多。本可以休息一会,可就在这时,手机又急促地响起。

  是一起110报警!相邻的焦港村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张金文和搭档卢东林立即前往,直到29日凌晨3时控制事态后,将4名犯罪嫌疑人带回派出所。为了在节前“不留后遗症”,张金文决定立即审讯做笔录。

  “大概5点多的时候,我看他脸色苍白,劝他睡一会儿。他却说,马上国庆了,不能留后遗症,这是他的口头禅,他做事从来一丝不苟。”卢东林心疼地看着张金文吃了几片药,强撑着做完最后一份笔录。“做完最后一份笔录已经早上7点了,因为8点就要上班了,我说我们去洗把脸清醒一下吧。张金文按着桌子想站起来,却站不起来,一下子趴在了审讯桌上……”在靖江市人民医院重症病房,张金文在昏迷中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9天,10月8日上午9时30分,年仅42岁的他终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

  在张金文抢救期间,各界群众包括相邻的如皋村民、还有曾经被他依法打击处理过的人员都自发到医院探望,病房门口常常站满等待进入探视的人们。72岁的西来村村民熊范如不顾颠簸赶到医院,流着泪对医生说:“张警官是位好警官,他为西来的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如果需要输血的话,就用我的血吧!”看着张金文昏迷不醒,他又说:“你只有42岁,还年轻,我宁愿替你得这个病,你多活一年能做多少好事啊!”医生和护士们无不动容,他们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前来看望同一位病人的。当知道张金文的事迹后,他们无不为之感动。

  在西来派出所,张金文的办公桌前空空的,同事们再也看不到那熟悉而忙碌的身影。翻开他的工作笔记,最后的记录是“9月28日值班情况”。拉开抽屉,里面满是大大小小的止痛药、消炎药。“我只知道他有肾结石,疼起来就用筷子顶着,不知道他还有其他毛病。”靖江市公安局局长董维华愧疚地说,张金文走了,是西来百姓的损失,是公安队伍的损失啊,是我们永远的遗憾!

  群众离不开 “混混”绕着走

  张金文出生于农民家庭,在空军部队期间,维护的飞机多次被评为“样板机”,他本人被飞行人员誉为“最信得过”的无线电师。2002年转业到地方后,他把这股认真劲也转到了警察这一行上。

  7年来,他以一颗公心化解矛盾,和当地的老百姓、村委干部打成一片,不仅被他帮助过的人认可他,就连被他依法处理过的人也心悦诚服,被群众誉为“西来的好儿子”“老百姓的贴心人”。

  在西来,张金文是群众离不开的人。张金文也把警务室当做家,经常吃住在这里。每天,他都要到村里重点部位和区域走一走,到辖区群众家看一看,让群众觉得警察就在他们身边。

  村民都知道,找警察打110还没有打张金文的手机来得快,张金文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成了群众心目中的“活110”。72岁的留守老人老熊是西来村的重点走访户,他儿子2005年寻衅滋事曾被张金文处理过,为此,全家人对张金文成见很深。后来,熊某儿子到外地去打工,张金文便经常抽空去看望老人,但老人十分排斥,还常常冷嘲热讽,但张金文仍然坚持帮他打扫卫生,陪他唠家常,2008年底的一天,张金文忽然接到老人家中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却没有任何声音。张金文意识到情况异常,立即赶往老人家里,发现老人已晕倒在床,口吐白沫。他赶紧将老人送往医院抢救,终于将老人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事后,熊某的儿子特地从外地赶回来,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张金文的办公室,激动地说:我这样对待你,你却救了我爹一条命,张警官,我服你了。

  在西来派出所,张金文分管西来和见龙2个村,辖区近1.2万人,别看只是2个村,却是由先前的5个村合并来的,而且地处靖江、如皋、泰兴三县(市)交界地段,商店、娱乐场所、洗浴场所多,人口流动量大,治安十分复杂。

  2008年11月,见龙村发生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寻衅滋事案件,其中一方为了泄私愤弄来20多个“混混”到家里撑场子,将另一方3人打伤后逃跑。张金文接警赶到现场时,那帮人刚离开,他和同事迅速追赶,将逃跑途中的6名“混混”抓获。其中2人指着张金文恶狠狠地说:“我认识你,你最好小心点!”张金文义正辞严:“如果我怕你们这些小混混,就是在践踏法律!”最终,这伙人均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之后,只要看到张金文的17号摩托车停在附近,一些小混混都会绕着走。村民们说:张警官,有你为我们撑腰,我们就不怕了,村里就太平了!

  说话最算数和最不算数的人

  搭档卢东林说,张金文还有一句口头禅是:“我保证我处理得不错。”平时,张金文向当地村民承诺,不仅随叫随到,而且保证处理公正。一句简单的话,诠释了人民警察公正执法的内涵。

  2008年底,张金文在走访中得知,西来村85岁的陈某与邻居因宅基地的纠纷,打了十几年官司,他便上门了解情况。谁知陈某却说:“派出所来了有什么用?还不是不了了之,官司都打了十几年了,你来就能解决了?”张金文没有生气,他反思:群众心寒了才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保证处理好这件事!”此后,张金文多次到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并联系法院的朋友帮忙,同时,调查事情来龙去脉,不厌其烦到两户人家走访和劝解,终于使两家达成了协议。事后,双方当事人一起给张金文送来了一面“心系群众、和谐平安”的锦旗。

  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张金文难得回家,但是他每晚都要和心爱的儿子通一次电话,问问学习和生活情况。3月15日晚上9点多,忙了一天的张金文正在大排档吃炒面,手机响了。是儿子小涌打来的:“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吃饭?”“爸爸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不回家吃了。”儿子生气地说:“爸爸,你说话最不算数,我恨你!”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张金文一下愣了。妻子又打来电话解释说:今天是儿子的生日,你原来答应陪他玩一天的。张金文赶紧丢下饭碗骑着摩托车从西来向市区赶,晚上10点半才赶到家,儿子已经睡着了。张金文亲了亲儿子的小脸蛋,念叨着:儿子,对不起了,爸爸又一次说话不算数,下次,爸爸一定陪你过生日!

  可如今,这位忙碌的爸爸再也没有机会“说话算数”为儿子过生日了。更令人辛酸的是,在小涌之前,张金文曾有过一个儿子,7岁那年,张金文亲眼看着他被车祸吞噬,儿子啃了一半的苹果滚出去好远。此后,张金文再也没有吃过苹果,那是他心头永远的痛。

    这一次,他给至爱的家人、亲爱的百姓和战友们留下了永远的伤痛。本报记者 李海明 本报通讯员 沈宫轩 江晓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