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25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8日

张生瑜心脏病突发去世 同仁堂痛失少壮掌门人

发布时间:2010-06-08 16:42:1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08年07月25日 14:06

    孙先锋

    7月22日凌晨,同仁堂(600085)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突发于北京去世,年仅39岁。这是继今年4月中旬,*ST北生董事长何玉良因癌症去世后,又一位在任期间去世的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

    同仁堂发布了公告。公告显示,张生瑜于7月22日凌晨在家中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公司现阶段董事长日常工作由公司副董事长梅群先生代为主持。

    曾被寄予厚望

    据了解,张生瑜担任同仁堂股份董事长刚刚一年多。去年4月27日,同仁堂股份宣布,时年54岁的董事长殷顺海因兼任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而辞去同仁堂股份董事长,选举时年38岁的副董事长张生瑜担任董事长。

    2007年年报显示,张生瑜税前年薪为89.1万元,未持有同仁堂股份的任何股份。目前,他还在同仁堂集团内部身兼数项要职:同仁堂集团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副董事长、同仁堂健康药业副董事长。

    作为同仁堂股份上市11年来首次起用的“少壮派”掌门人,张生瑜在资本市场刚刚崭露头角,是同仁堂用人“知识化、年轻化”的标志。

    同仁堂股份历年报表显示,张生瑜完全成长于同仁堂,曾任同仁堂集团企业管理处副处长、综合计划处副处长,同仁堂股份证券部副主任、主任,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董事会秘书,同仁堂股份董事会秘书、副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同仁堂股份原副董事长田大方介绍,张生瑜从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进入同仁堂集团,从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做起,对同仁堂有深厚感情和高度的忠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到今天实属不易,去年接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也是集团用人“知识化、年轻化”的标志。

    虽然还不满40岁,但张生瑜在资本市场名声显赫。除了前文所担任的多项职务,他还是另两家上市公司的独董:从2008年6月担任顺鑫农业(000860)的独董,从2008年4月担任紫光股份(000938)的独董,上述两家企业均为在深交所上市的北京本地公司。

    2007年张生瑜出任同仁堂股份新董事长时,引起机构热议。申银万国认为,同仁堂股份近年高管变化虽频繁,但董事长一职10年没有变动,54岁的殷顺海此番让位于38岁的张生瑜,表明公司开始将重任交给年轻一代,标志着古老的同仁堂迈向年轻化时代。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曾评价,张生瑜深知资本市场对同仁堂的期待,在担任董事长后,有望消除公司营销瓶颈,推动公司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经营或受影响

    “与何玉良给其上市公司留下数亿债务不同的是,张生瑜的离世,留给同仁堂的可能是一条未完的革新之路。”一位接近张的市场人士表示。

    同仁堂拥有知名的品牌和丰富的产品,现有品种500余个(重点品种5至6个),但营销渠道和终端推广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短板,公司现也在积极推进营销模式的改革创新,围绕品种进行营销策划。

    “董事长变更标志着古老的同仁堂迈向年轻化有魄力的新时代。”当时招商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此评论道。

    然而,同仁堂2007年的财务数据并没有市场期待那样令人刮目。据2007年年报显示,同仁堂公司虽然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0%,每股收益0.537元,但东北证券分析师江维娜分析认为由于公司主导产品销售业绩逐年下滑,产品梯队中尚无支持业绩增长的产品出现,未来业绩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对于同仁堂的主要经营症结,市场几乎一致认为主要在于其过于保守的销售模式和落后的销售渠道。张生瑜上任后,一直把创建新的销售渠道作为公司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其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销售模式的革新对于现阶段同仁堂的发展的重要性。

    “但历史的众多遗留问题以及旧的国企体制存在的弊端,使得张的革新举步维艰。”接近同仁堂董事会的知情人士表示,“对于同仁堂这样的普药行业的革新,是需要时间的,没有几年的持续推进,恐怕难见成效。”

    “张的猝死不但让市场震惊,同时也让公司措手不及。”上述接近张的市场人士表示,“张在同仁堂中一直提倡的革新之路能否继续,可能要取决于同仁堂的决策者们对张之前倡导的革新思路的认可程度。”

    来源:市场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