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 “积劳成疾”辞世他乡
2005年1月13日11:45 来源:[ 《经营者》 ]
“昨天,我还采访过他;今天,他却已经死了”。
2004年4月9日,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个记者在网上说。
没错,我们说的是一个人,是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Jan Malm 。4月8日,在上海出席厦新电子与爱立信移动平台公司的一项商务协议后,于傍晚回到北京的杨迈决定,利用当晚
的闲暇时间去做健身。当杨迈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步时,连日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心脏已不能承受如此剧烈的运动,他倒了下去,终年54岁。
爱立信(中国)惊魂48小时
4月9日清晨8点30分,爱立信中国 有限公司公关部员工朱笑艳按时来到公司上班,然而邮箱中一封来自爱立信全球CEO的邮件让她心中一惊,全球CEO思文凯在邮件里说,“爱立信中国 有限公司总裁杨迈于4月8日晚,由于心脏骤停在京突然辞世……”
在4月9日早晨,每个爱立信中国 公司的员工都收到了这封E-mail,一时间,由于杨迈的突然去世,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爱立信中国 公共关系总监屠敏和北京20多个爱立信高层在协和医院经历了整个过程,直到医院确认杨迈确实已经死亡。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情绪十分激动。经过了48小时的调整后,她现在已经逐渐接受了事实。
当晚,公司的20多个高层陆续赶到了协和医院,听到杨迈去世的消息,大家都感到事情如此突然,无法接受。
一个慈霭的老人,
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网络上有一位爱立信底层员工的话语:
“早上知道这个坏消息,就禁不住很难过。一个慈霭的老人,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头一天还好好的,开会、出差,突然就这么去了,真可怜。
其实Yan是总裁,和我这么一个普通员工之间距离很远,但是他的笑容,他的平易和亲切却让人难忘。还记得上个周末开销售大会,Yan早上第一个发表了演讲,从台上下来就坐在我前面的两排。会议服务不好,一个小时过去了,面前的杯子空空的一直没到水,我忍不住趁会议间歇叫了服务生倒水。水终于来了,Yan和几个前排的老外才赶忙请小姐给倒杯咖啡。要知道这些北欧人大多嗜咖啡如命,一大早就开会,没喝上这杯咖啡肯定很难受吧。但他就这么忍着,没一点儿脾气,对服务小姐也是那么地彬彬有礼,要知道周围都是他的下级,但他谁都没有打搅一下。我当时就很感慨这如果是换了中国公司的领导,肯定是前呼后拥被一大堆人伺候得无微不至吧。这样的公司我呆过,领导和下级之间等级界限分明,领导对员工不满,张口就骂“你是猪”。这种巨大的差异可能就是我在爱立信呆得越久越依恋的原因吧。Yan去了,是爱立信的悲伤。不要说他是什么地位,也不要说他是那国人,只是想想一个如此和善的老人就这么意外孤独地去了,又叫每一个认识他的善良的人怎能不为他难过。只是暗自猜想他走得那么快,应该没有什么痛苦,这也许是对生者惟一的安慰了吧。”
核心战略不因人而异
1994年,杨迈由瑞典一家电信运营公司加入爱立信,转年即受命到中国拓展业务,在中国已有8年。
8年中,爱立信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再触底反弹的艰难过程。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杨迈在爱立信最为困难的2000年,临危受命担当起爱立信在中国业务的掌舵人。在杨迈的带领下,公司业务近两年迅速发展,尤其是2003年,相继拿下数笔大单,在第三季度财报中,爱立信公司对其在中国的业务评价甚高。
在爱立信中国公司的网站上,这样描述杨迈:杨迈在中国任职8年期间,对爱立信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积极推动中国成为爱立信全球生产和研发中枢。
爱立信中国总裁的去世,并不会使爱立信的中国战略有所变化,因为爱立信中国的战略是经过爱立信全球总部认可和同意执行的战略,也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因此爱立信中国的核心战略不会因总裁的去世有所改变。
据了解,爱立信全球所销售的基站中接近30%是由中国市场生产提供的,而2003年杨迈刚刚从广东移动拿到了6亿美元的大单,这个单子占到爱立信中国市场所签单的一半左右。
杨迈&爱立信
杨迈于2000年12月1日就任爱立信中国 有限公司总裁,在电信业拥有超过25年的工作经验。
1994年,杨迈加入爱立信无线系统公司,出任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市场区包括港澳地区 总经理。
1996年,杨迈被任命为爱立信中国 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无线系统部总经理,负责爱立信公司在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 的无线系统业务。
2000年年初,被任命为爱立信中国 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