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鸿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30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9日

张树鸿:踩上“地雷”的玩具大王

发布时间:2010-06-09 11:27:0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08-11-7 10:41:13    来源:中国企业报

    张树鸿虽然纵横玩具业二三十年,但是“美泰玩具召回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一连串危机,远远超出了他预计的一场喧嚣后,2007年的圣诞节过去了,忙完一年最大订单的中国玩具制造商们,却依然抽不出时间去回想一名曾经的同行———张树鸿。2007年8月11日,由于在轰动全球的美泰玩具召回事件中“身败名裂”,佛山利达玩具厂(下称利达)老板张树鸿,在自己的厂房一角上吊自杀。消失的张树鸿渐被人淡忘,而年产值3亿元的利达也在顷刻间人去楼空。张树鸿之死,应该被人们记住。因为他以最惨烈的方式表现了中美贸易的“摩擦”,并成为“中国制造”遭遇质疑的连锁反应中一个标志性事件。

    利达所在的佛山市南海区,是中国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中国玩具出口产值70亿美元,其中广东为50亿美元,仅南海区就贡献了30亿美元。而利达是佛山数一数二的知名龙头企业。借着与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之间长达10年的良好合作,利达的产品远销全世界。

    作为利达的老板,张树鸿是到佛山投资最早的一批港商,企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利达1993年创立时,这家企业属于合资经营,投资方为香港利达实业公司(张树鸿是股东之一)和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实业公司,投资额各占193万美元。该厂在最初几年连续亏损,中方没有后续资金,只有张树鸿坚持继续追加投资。

    51岁的张树鸿早在15年前来内地投资建厂,1993年注册成立佛山利达玩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86万美元。公司为合资经营,港方股东为香港利达管理有限公司,张树鸿为该公司股东之一;内地股东为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工业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利达成立之初,头几年连续亏损,内地资方没有了多余资金,就不再继续投资。而香港利达实业公司则追加投资,于2000年又独资成立了佛山恒景玩具有限公司。

    利达、恒景一直属外向型加工企业,创立15年来,主要是为美国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商美泰公司生产并供应玩具。挺过亏损期后,利达的规模不断扩张,后来又建了一家叫帅盟的分厂。

    张树鸿就一直不停地奔走于利达、恒景、帅盟之间。恒景公司宿舍管理员董北(化名)回忆6月之前的张老板,“他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找人聊天,和员工相处很好,有时会突然指着某一处漏水的空调说,‘来,把这个给我修一修’,连发脾气都会让人觉得很亲切。”

    张树鸿的朴实、亲和在玩具业内也颇具名气。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惊悉张树鸿自杀大为惋惜,他说:“与张认识数年,当时在玩具商宴请厂家的饭局上见面,但觉得他为人和蔼可亲,做事勤奋认真。”

    在张树鸿的带领下,从2000年开始,利达玩具的经营效益一直稳步上升,2006年年产值2亿元,出口量居佛山第二,还被树为佛山当地的标杆外向型企业,政府各部门都以它为荣。2007年,利达为自己制定的产值目标是3亿元。

    员工眼中,张树鸿一心扑在事业上未成家立室,是个难得的好老板。在佛山利达,工资优厚之余,福利还很完善。不但员工的食宿都是免费的,在外面租房的员工还能获得住房补贴。张树鸿去世一周后,还有不少原利达的员工自愿放弃半个工作日,参加老板的追悼会。

    据利达员工说,张树鸿对员工很体贴,许多人跟着他一干就是十几年,从来没挪过地方。突变起始于2007年6月中旬。在此之前,张树鸿留给公司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印象一致是“亲切、随和、勤奋、大义”。一位与张树鸿共事多年的“身边人”这样评价,“对事严谨负责,对人温和宽仁。”

    通过张树鸿不断的努力,利达与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缔结合作关系,维持长达10年的良好合作。利达也因此走出亏损困局,假如不出意外,利达2007年的产值将达3亿元。然而,令张树鸿从巅峰走向绝路的也是美泰。

    8月2日美泰发表了一份声明,美国美泰公司下属的费雪公司以“部分产品的油漆金属铅超标”为由,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出自愿召回约96.7万件中国生产的儿童玩具,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卡通人物瘙痒娃娃和小探险家朵拉。此后,美泰公开点名,利达就是该批产品的生产商。

    利达一下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加工厂被推到了台前。虽然张树鸿纵横玩具业二三十年,但是此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一连串危机,远远超出他的预计。一方面,召回96.7万件玩具,公司大约损失3000万元;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因为“召回”事件暂停了利达的产品出口,当时公司仓库里所积压的产品价值至少几千万元,同时大批的货柜被扣押在港口。

    有关部门对“召回”事件表现的强烈关注,也令张树鸿坐卧不宁。就在自杀前一天,8月10日,玩具协会向媒体明确表示,中国出口玩具因含铅量超标被召回一事,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并组织展开调查,涉及产品已被暂停出口。而对情节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当事人,还将移交司法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经商多年的张树鸿即使能动用储备资金先支付数千万元的赔偿,但由于当时处于风口浪尖,一纸出口通行证难求,巨额产值的货品滞留,相当于切断了利达的资金循环链。此外,令张树鸿感到痛心的是,美泰的“召回”风波本是个案,但却掀起了对中国玩具的“排挤”浪潮。一夜之间,张树鸿背负了行业“害群之马”的骂名和压力。

    在“召回”事件爆发前,张树鸿对玩具事业雄心勃勃。利达走上正轨后,张树鸿又以合伙人的身份在佛山当地开设了恒景、帅盟两家分公司。员工称,“他这几年赚的钱几乎都投回玩具厂。”在巨大的“召回”风暴后,张树鸿对自己一手画就的事业蓝图已经视同一张废纸,他眼里看不到前途与希望。

    这次玩具召回爆发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之下,冲击力把利达连同张树鸿重重击倒。在自杀的那天上午,张树鸿开车去每个厂看了一遍,跟员工们说,好好干,9月份要搬到新厂。而当天下午,他在自己新创办的恒景公司空调室机房里,彻底摆脱了压在头上的“不堪重负”。

    张树鸿死后,玩具“召回”事件的“罪魁祸首”被归结于油漆供应商。利达是美泰的来样加工企业,美泰给利达提出两种选择油漆供应商的办法:一是由美泰自行指定;二是由美泰提供质量标准后,利达自行决定。利达选择了后者,2004年底佛山东兴公司成了利达的油漆供应商。3年的合作一直未出现问题,但美泰的一纸“召回”,令“含铅超标”的内情暴露。知情人士称,鉴定色粉质量要经过5个检验环节,色粉厂和油漆供应商是其中两个。但此后这个问题在玩具厂商、美泰和有关部门均没有引起注意,所有把关环节一一失灵。“召回”事件中,张树鸿显然不应是惟一担责的角色。

    9月23日,美国美泰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汤姆逊在与中国质监部门的会晤中表示,“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因为产品设计缺陷所致,并向受到影响的中国玩具制造商道歉。这似乎为2007年沸沸扬扬的玩具“召回”事件作了一个了结,但这一切都发生在张树鸿结束生命之后。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