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声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32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9日

热血青春铸警魂:追记不幸牺牲的好交警赵声海

发布时间:2010-06-09 14:35:4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09-7-27 18:03| 发布者: admin

    妻子临产仍坚守岗位,父子未及相见竟永别。一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执法为民的年轻交警不幸牺牲后,数千群众自发为他送行……

    ◆记者 谢 毅  通讯员 王嫣霏

    连日来,赵声海,一位普通交警的名字,在乌蒙大地广为传诵。万千群众深情呼唤着:“声海,回来吧!”可是,他们所深爱的好交警赵声海却再也听不到了,他倒在了自己所挚爱的岗位上。31岁的赵声海走了,他还有那么多的美好愿望没来得及实现,堂前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来得及报答,甚至连出生仅1天的儿子都没来得及见上一面……就像流星划过天空,他燃烧着青春的激情,留下了一缕忠魂和璀璨的亮光。

    从警6年来,赵声海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扑在工作岗位上,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总是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总是把群众的安危冷暖系在心上,总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实履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诺言。

    伟如大海自兹去,警民悲思泪沾襟

    2009年6月18日,明知妻子已经住院临产的赵声海仍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接到电话获悉儿子已经出生的喜讯后,赵声海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请假回家。但当他得知省交警总队、市交警支队工作组在大队检查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后,便将初为人父的喜悦藏在心里,将回家之事压了下来,继续坚守岗位到19日。本来下班后就可以回家的他看到公安网上有预警落地查控工作任务,他又继续工作到20日凌晨。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归心似箭的赵声海才驾车回家。2时45分,赵声海所驾车辆行驶至麻水线K34+850M处时不幸发生交通事故,经盐津县新区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20日凌晨5时10分去世,生命在31岁定格。

    “我要回昭通,我要回家看望妻子和宝宝”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发出了内心最强烈的呼喊,其惨烈之状令人泪下……大家都不相信这样一个兢兢业业的好民警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他们。

    6月24日。天,亮了。低沉哀婉的音乐,回响在寂静的空中,哀思的人下着泪雨。攒动的人群,在留恋着好交警赵声海的身影。上午8点,赵声海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昭通殡仪馆隆重举行。这一刻,青山垂首,松柏无言,哀乐低回,群情悲切……这是一个让人追思悠远的凝重场面:千余个写满哀思的花圈默默诉说人们心中的悲痛,云南省交警总队、市公安局、市交警支队领导,公安民警和数百群众无声地伫立在殡仪馆,含泪凝眸默送一颗燃烧的忠魂离去……

    盐津县许多群众得知赵声海不幸牺牲的噩耗后,赶火车、搭汽车赶到昭通殡仪馆送这位好交警最后一程,表达无尽的怀念、崇敬和哀悼。

    被搀扶着走到丈夫身边,面对已经永远闭上双眼的丈夫,此时,妻子高艳已经无法压抑内心的情绪。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等我忙完手头的事就回来看你和宝宝”竟是丈夫留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高艳在灵堂里哭喊着,期望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伤心过度的高艳又一次昏厥。当她醒来,虚弱的她说着这样一句话:“让我再看一眼,让我再摸摸他。”

    前来悼念的人越聚越多,排着队伍,走过赵声海的遗体旁,静静地放下手中的鲜花,泪水如决堤般滑落脸颊。身着警服、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的赵声海,你是否知道,有多少人,舍不得你离去?

    爱岗敬业,奉献满腔热忱

    赵声海1978年出生于昭通市昭阳区,2001年毕业于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03年7月他参加公务员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入盐津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先后在盐津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秩序管理、综合部门和车辆管理、财务等多个岗位工作。不论在哪个岗位,赵声海都干一行、爱一行,工作踏实、勤奋努力,多次受到盐津县人民政府、盐津县公安局及交警大队表彰。2007年被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评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交警的办公室在路上,工作跑上跑下,流动性大。赵声海先在微机室维护网络,兼出纳工作,后又到车管所工作。办理驾驶证,各种大小车的受理、考试、换证,每年的交存、“五小车辆”的落户,新车的车辆检验等工作,十分繁琐。原盐津县交警大队车管所所长连斌回忆,当时自己刚从外地来,身体不好,水土不服,赵声海就勇于承担起更多的工作。车管工作繁杂辛苦,需要耐心细心,坚守岗位,赵声海正好有这些特点,能够很好的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老交警何新德说:“赵声海在车管所工作一年多时间,对自己生活要求不高,但对工作,我干了20多年都比不上他。这小伙子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平时下班后有什么事,马上赶回来加班,从来不拖拉。”由于工作上兼出纳,赵声海在每个月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抽10天晚上,加班清理财务工作。车管系统刚实行电子网络化时,系统管理故障多,很多技术问题主要由他去解决,经常忙得满头大汗。由于他工种多,身兼几任,整天跑上跑下。同事付涛、徐昌莲说:“只要有工作,他是跑得最快的,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他。”

    盐津是进滇入川重要的交通门户,但盐津道路等级低,弯急、坡陡、路窄,依山临崖,交通流量大,路面“病害”频繁。赵声海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加大对路面执勤、交通事故处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交通安全法制宣传以及文秘、财务后勤等岗位民警、协管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其熟练掌握和运用从事本职工作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本领,并且率先垂范,冲锋在前。一听到堵车,不管刮风下雨,即使是在吃饭,赵声海马上丢下碗骑上摩托车就去了,时常清理交通堵塞到半夜。“他有职业病,大家一路办事,哪儿堵车,他马上就去疏导。就算下班后,尽管穿的是便服,看到车超负了,他也要管。休息时间一听到喇叭声,就伸出头来看堵车没有。”同事朋友们说。

    盐津交警大队副队长张坤告诉记者,水麻高速公路没通车以前,盐津堵车一堵几个小时,干这个工作长期得罪人。赵声海却走在前面,妥善处理,把握尺寸。他时常往返在路上疏导,记忆中,一件白衫长期湿透。连开三轮车的司机都说:“那个昭通人,责任心太强,一天跳来跑去的,走的路都怕要到昆明了。”

    2004年,一名外地客商到盐津县考察洽谈投资事宜,车行至县城东风大桥处找不到去县委的路。在此执勤的赵声海主动上前询问,问明情况后,怕客商不熟悉路线走弯路延误办事,立即骑摩托车将其带到县委门口。赵声海的行为赢得了客商的高度赞许,更坚定了其投资盐津的信心和决心。

    舍生忘死,危急时刻显本色

    2007年8月23日至25日,盐津县发生自1992年“七一三”洪灾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12小时内,三次洪峰通过盐津县城,呼啸、咆哮的洪水奔涌肆虐,所到之处,树倒房垮,石滚土崩,道路桥梁被毁,电力通信中断,庄稼植物受淹,财物被冲走,车辆被掀翻……灾情告急、民生告急。赵声海和盐津交警大队的全体战友迅即全力以赴投入到了抗洪救灾中。

    8月24日凌晨,洪水漫过盐津交警大队地下停车库。正在加班的民警赵声海、连斌、门卫袁帮雄3人趟着齐腰深的洪水,进入地下车库将3辆被扣摩托车推出。随后跳进一楼办证大厅投入抢险工作。几十斤重的档案柜,赵声海一个一个地往楼上搬,微机一台一台地扛,牌证一箱一箱往上搬,档案一捆一捆地往上抱。他和战友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贵重的公用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从漫过脚踝的洪水到过膝、过腰再到齐颈的洪水,大家一直不停地忙碌……从24日零点到25日18时水位回落到能下楼的18个小时内,赵声海和他的战友们在无食物来源、浑身湿透的状况下一直被困在交警大队楼上。

    一场战斗结束,赵声海又紧急投入新的战斗。泥流滚滚,夹杂着山上滑下的石头向道路砸来,大雨中能见度极低。当赵声海和其他同事从马铃岩北门巡逻返回行至七里半青笋大酒店门口时,发现劝返的部分小轿车、微型车又被阻在前方100余米远的七里半路段处,大家纷纷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在无遮无挡的大暴雨中,,一直在水中泡了3个多小时,把所有被困车辆推出漫水路面。待赵声海等人将最后一辆小车推出漫水路面,返回青笋大酒店时洪水已经漫过车窗。看到洪水还在猛涨,无法前行的警车返回来,青笋大酒店的员工忙成一团,不停地往楼上搬器具。浑身湿透的赵声海等人在停电且无手机信号的黑夜中立即投入青笋大酒店财产的搬运工作。在没有吃的,没有喝的,通信中断无法与组织联系的情况下,赵声海和其他4名同事将群众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舍生忘死,忍饥挨饿,没一人倒下,无一声怨言。

    盐津是个自然灾害濒发的地方。2006年7月22日,盐津县发生5.1级地震,交通中断,各种车辆停开。正在昭通度周末的赵声海心急火燎地搭乘火车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回盐津,立马投入战斗。站岗、值勤,疏导交通、抢险救灾,灾区留下了他忙碌不停的身影……

    2008年初,盐津又遭遇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一些驾驶员认为不会结冰,对冰雪应对不充分、准备不足,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赵声海先后被抽到普洱镇等处工作。在牛寨执勤时,赵声海看见长长的车队堵了好几公里。他准备了防滑链条,但由于路面太滑,车辆需要人帮忙用力推才爬得上坡。漫天风雪中,赵声海帮忙一辆一辆的推,从早上9点过一直推到天黑,几十辆车才得以畅通。

    2009年5月27日,盐津县“关河之声”激情广场演出。天下着倾盆大雨,赵声海仍坚持坚守岗位。待演出结束,他浑身湿透,成了落汤鸡……

    这样的故事,赵声海的同事们说起来数不胜数。

    执法为民,播撒一片真情

    2009年6月26日上午10点过,盐津县交警大队的“流动车管所”准时来到该县柿子乡为当地群众办理车管业务。“赵所长怎么没有来?”几位群众向交警大队民警询问。“赵所长他……”协管员邱婧话还没说完,早已泪如泉涌。当前来办理车管业务的群众听说赵声海几天前已经牺牲了时,几名熟悉赵声海的群众禁不住失声痛哭。这是在赵声海牺牲6天后,按照他生前的工作安排,盐津县交警大队车管所的民警下乡为群众服务。

    2006年8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赵声海被上级任命为车管分所副所长,全面主持车管分所工作。“你是一名人民警察,工作、办事时时刻刻都要按警察的标准去做,任何时候绝不能以自己的私事为重。”父亲的淳淳教诲常在赵声海的耳际响起。

    看见乡下群众来城办理车管业务既耗时间又花费钱,赵声海心里不是滋味。为方便群众办理车管业务,赵声海积极探索和开展车管业务便民利民下乡活动,他和车管所民警的足迹几乎遍及了盐津的每个乡镇、村庄,为农村群众节约了大量的往返开支。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流动车管所长”。

    盐津交警大队队长万先传回忆说,平时下乡服务,赵声海大多安排在周末。别人休息时,赵声海就带着所里的同志到乡镇开展车管便民服务。“小赵这人忠于职守,人品好,正直、能干,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为我们单位树立了窗口形象。”

    作为一名交警,处理违法司机是常有的事,矛盾纠纷也在所难免。但6年来,赵声海处理各类交通事故、纠正各类交通违法1000余件,被罚司机却口服心服。“他在这儿口碑最好,经常帮助群众。对违章超载的司机,从来不罚款了事,轻言细语,都是教育为主。”一个被他处罚过的司机告诉记者。赵声海还时常备着驾驶证和行驶证的外皮,遇到破旧的就帮司机换上。

    同事谢光灿、付涛回忆,许多时候下班了,同事们还看到赵声海坐在大厅里,问他做什么,他说还有群众来拿牌照。他心里很清楚哪天有哪些群众要来办事,还没有办成。他说,不能让群众多跑、往返。时常有群众打电话到座机上找他,别人躲都还来不及的事,他却让同事们叫群众打他的手机,盐津的许多群众都知道他的手机号码。大队附近的群众说,“戴眼镜的那个,踏实,随时看到都笑容满面的。” 位于盐津东风大桥车流量最大的“彭二姐名烟名酒店”店主彭芳翠难过地说:“太遗憾了,我几乎每天都看到他,这个昭通小伙子对工作负责、踏实,对群众真诚,各方面都文明优秀。每次发生堵车,他总是顺通了路才去吃饭。”

    赵声海牺牲的消息,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来悼念这位平凡英雄。无数的三轮车主、汽车司机、街坊群众只有一句话“好人,不该走啊!”许多网友还在网上开设了“盐津交警赵声海纪念馆”。

    “好警察呀,现在太需要这种奉献精神……留下了无尽的悲痛让他的家人承受,让人心痛!”“ 愿你能在天国无忧无虑,愿你的家人健康平安!”……网友们在纪念馆里留下了这样的纪念留言。

    从警6年,赵声海用件件平凡小事、难事的办理解决,点点滴滴浸润着百姓的心田;用他从不停歇的亲民爱民脚步,一步一步走进了群众的心坎,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亲民、爱民、为民”的庄严承诺,也诠释了伟大出于平凡的真谛。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