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与社会文明
2006-10-26 10:06:37 红网
炎帝部落种植谷物,连年获得丰收,先民因“耕桑得利,究年受福”,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人们有了衣穿,有了饭吃,可以进行教化了。于是炎帝发明了五弦琴,世称神农琴。《帝王世纪》说:“炎帝都于陈,作五弦琴”。《新论》说,炎帝“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意思是说,炎帝造琴的目的是用音乐将神明的德行和大自然的和谐去感化人们,协和人心,扶持风化。
神农琴的制作十分讲究。《广雅》记载:“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据传,它选择上等桐木作为材料,而且有尺寸规制要求。经过刮削、打磨和“练丝为弦”,组装、调音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神农琴的发明,为民族乐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来周文王在五弦琴的基础上“增二弦,曰少宫、少商”,作琴弦。
五弦琴制作出来之后,炎帝叫邢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路史》)。《孝经·授神契》说:“神农乐名曰扶持,亦曰下谋”,是说那个时期的音乐创作取材于先民的耕播农事活动。
五弦琴和音乐的发明来自劳动。传说,在一个丽日熏风的日子,炎帝操持“五弦琴”,演奏《下谋》之乐,听詙唱起《丰年之咏》。飞鸟在枝头婉转和鸣,白鹿在地下击蹄伴奏,部落里的人都走出来,随着粗犷奔放的旋律,踏着粗重有力的脚步跳起来了。歌声、琴声、舞步声,把炎帝的思念带到艰难创业的岁月。
那是才迁徙到“陈”这个地方的时候,部落大面积开垦土地,所有的荆棘、灌木丛都砍完了,最后剩下一棵高大的桐树挖不下来。炎帝找来麻绳叫大家用绳子去拉。先是拴一根麻绳,用五个人去拉,桐树丝纹不动。炎帝发现不是人少了拉不动,而是用力不协调。于是,炎帝叫邢天去指挥。邢天想,这么多人怎么指挥呀!急中生智,他想出“宫、商、角、徵、羽”五个口音,叫大家念熟,然后有节奏地哼一个音,用一次力。
这一着竟然很灵。只听得第一遍哼过,五根绷得紧的绳子一齐颤抖,发出悦耳的弦音。第二遍哼过,桐树颤抖起来,出现和谐的共鸣。待到哼过三遍,桐树中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随着轰鸣戛然停止,绳子断了,桐树倒下,树干齐崭崭地折断,里面是一个空洞,长三尺六寸六分。炎帝以为这是天神的旨意,就将这节中空的桐木精心加工,制作了琴身,用五根精制的蚕丝作了琴弦,并按照“宫、商、角、徵、羽”定下琴的五音。而邢天又根据五音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于是,在恬静的中原大地上,伴随着劳动号子和硬涩的歌喉,带着桐木的清香,诞生了原始的音乐。
到了炎帝时代的后期,炎帝部落象滚雪球一样,融合了众多氏族,成为中原大地最有生气、最强大的部落联盟,其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内容日趋丰富,而且影响范围广,影响作用大,于是逐步形成了一套集会、议事和祭祀活动制度,祭天、祭祖、祭神有了一定的形式和礼仪规定。封禅和蜡)腊)祭、傩舞,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炎帝受到众多氏族部落的拥戴,为报答天地众神的恩泽,于是在泰山之上筑土为坛祭天,以报上天之功,叫做“封”。在泰山之下的云云小山上祭地,以报大地之功,叫做“禅”,两件事合称为“封禅”。《史记·封禅书》说:“炎帝封泰山,禅云云”。
“蜡祭”是原始先民在腊月里庆贺农业丰收的报酬之礼,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庆。《通典》说“蜡之义自伊耆之代有之”,《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到,“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路史》说:“每岁阳月,盍百种卒,万民蜡戏于国中”。是说,每年岁末,农事已尽,万千上万的先民来到部落中心,参加蜡祭活动。
传说,在蜡祭的前一天,先民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举行盛大的傩舞。傩舞是炎帝创始的,源于驱疫除鬼仪式,是一种装扮成能威慑病疫鬼蜮的面具舞蹈,常常由骠悍健美的青壮年男女,戴着与氏族图腾、族徵标志有关面具,随着傩乐起舞,以表达期望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心愿。
傩舞是轻松、欢乐的,而蜡祭却是隆重、庄严的。虔诚的先民,肃立在宽阔的广场,两侧是整齐的房屋,门都朝着广场。正面是部落议事聚会的明堂,上面悬挂着部落图腾,图腾下摆着各种各样的祭品。蜡祭的对象是天地、自然、万物。
祭祀由部落首领主持。在进行一系列的仪式之后,由部落首领唱祝词。祝词说:“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亡作,草木归其泽”。唱完祝词之后,击土鼓,吹苇竽。接着,一群戴着面具的人手持木棒驱赶昆虫。仪式结束后,人们回到各自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