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钧因病辞世民企再无“保大炮”
导语:保育钧生前最后一次提醒民营企业家,“要调整好心态,不能人云亦云。要想明白真正做到平等的是个遥远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平等。因为一个思想认识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价值观和制度基础上是不一样的。”
因为肺部的问题,他咳嗽很厉害。即便如此,当他谈到中国民营企业遇到的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时,声音仍不自觉的提高了许多分贝。咳嗽在那一刻不再出现,不再阻止他对民营经济呼喊。
这是他一贯的形象:声如洪钟、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像一个不屈服的斗士——呼喊,批判,但知道边界所在,他的主张和反抗充满了对政治秩序的遵守和反思。
2016年3月底,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他同远大科技创始人张跃,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等人一起参加了一个关于民营经济的讨论。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参与的有关民营经济的公开论坛。他说,民营经济发展的盒子从改革开放就打开了,已经收不回去了,也不可能收回去了。
他几乎跟民营企业打了大半辈子交道。1966年,24岁的他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随后被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并在此工作了整30年,先后任人民日报社记者、编辑、科教部主任、副总编辑。据人民日报资深编辑祝华新回忆,这期间他参与奏响了1977年中央拨乱反正的一枪——《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的联络讨论和打磨。
1996年,他告别新闻界,调入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家——全国工商联,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此后又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十届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副主席等职。
他调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时,恰逢中国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基本目标。而此时,中国正处于转轨的关键时期,矛盾不断,险象环生。此后的十余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完善。这些,是中国现代商业繁荣的前提和基础。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的商业主体从原来不足10万户的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超过1000万户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占据了中国企业的绝大多数,民间资本占全社会资本比例超过60%。但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仍然道阻且长。
他见证了这一变迁历程,有一些事件,他本身就是当事人。他认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需要观念和政策的双向改革,彻底摒弃对民营企业的偏见,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公平的商业环境。
他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是中央党校的同学,他自称了解李克强和新一届政府的改革决心和理念。在他看来,改革的当务之急,则是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商业和市场的活力。
他被视为“国资委的仇人”。2013在一次座谈会上他与国资委的官员相遇。他对国资委的官员说,改革最应该改的就国资委。
他呼吁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观念的解放,国资和民资不应该对立,因为它们都是“新的公有制表现形式”。他说,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了30多年,但是产权界定还是不清晰,而且争议不断。不管是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都反映出在意识形态上,还没有很好地看待国有资产和私有资产。国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加剧了这种担忧和分化。
他经历和见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国资民资纠结前行、对峙融合的35年历程。这期间,民营企业一路坎坷、荆棘丛生、尝过甜蜜也感受过残酷。他和顾雏军、龚家龙、兰世立、戴国芳等一批饱受争议的民营企业家成了很好的朋友,当他们身陷囹圄,他为他们而奔走。他不止一次讲,不是顾雏军欠了国企,而是地方政府欠了顾雏军的。
他参与和推动了私产入宪、非公36条和新36条等一系列涉及民营企业的政策制定。但这么多年过去、这么多政策出台后,他依然有诸多不满。
他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会议讲了三个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清除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包络清除一些隐形的壁垒。201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工商联组讨论的时候重申几个没变:非公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没变,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变,做好服务工作的方针政策也没变。但是落实的不行。
外界对他的普遍印象是:敢言,能言,精力充沛。他曾抱怨说,有些话说说总归是有点好处的,现在有些组织、有些人,都不敢为民营企业说话了,挺让人心寒的。他成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言人,也就此符号化为一门“大炮”,炮口所指,均为民企开路。
他叫保育钧。2016年5月31日凌晨,保育钧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4岁。
他曾期待看到民间投资占中国全社会投资的比例能够达到70%以上,他说,“70%是一个风向标。如果中国对一些行业的垄断不打破,民间投资占社会投资70%的目标就完不成。能否完成,更深层地反映的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这是衡量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一个指标。”
但眼下,中国出现了民间投资占比下降的罕见一幕。中国再一次为如何推动民间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而焦虑。保育钧没能看到民间投资占比70%目标的实现,也没能见到他想象中的国资民资一派大同世界。
两个月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会一个论坛上,保育钧生前最后一次提醒民营企业家,“要调整好心态,不能人云亦云。要想明白真正做到平等的是个遥远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平等。因为一个思想认识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价值观和制度基础上是不一样的。”
2016年5月31日,那位为民企呼喊几十年的人,走了。中国再无“保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