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武术家——马英图
马英图:(1898-1956)沧州东南乡杨石桥人,字健勋(亦作健雄),职业武师。幼从兄马凤图练习劈挂、八极拳。兄弟二人均师承于武术名家张拱辰先生,为张拱辰先生之晚年入室第子,习八极拳内招“六大开”,“八大招”及六合大枪等,又得师兄韩惠卿帮助,八极拳进步神速。1910年12岁时在天津中华武士会表演八极拳,得到“神枪”李书文的称赞,李夸赞到:“这楞小子打出点顶拔劲来了,将来能是把好手”,后果真被李言中。马英图先生功力奇大,性如霹雳,喜较技,擅搏击,出手快且狠,故有“闪电手”“马狠子”之誉。
民国初,随从兄马凤图、韩惠卿到东北,时师兄韩惠卿就任于奉天警官学校教官,其间马英图就读于奉天警官学校深造,在校期间从师东北著名拳家郝鸣九、程东阁、胡奉三、杨俊峰等习翻子、戳脚等艺,并在沈阳几家中小学兼授八极、劈挂等拳。
1920年从马凤图在河南加入冯玉祥部队,积功为上校参谋等职。民国十二年(1923),冯玉祥将军与奉系李景林部“廊坊大战”,马英图先生受冯军前敌战总司令张之江之命领率主要由沧县武术健儿组成的“敢死队”,持大刀、短枪为全军开路,攻克天津,受冯玉祥将军的嘉奖。当时军中有一武术教习不服气,二人比刀较技。两人持木刀相对,教习头戴护具,冯玉祥将军让裁判以哨声为令,裁判吹哨还没叫停,马英图先生早已步法如电,在教习头上连击三下,教习尚未反应过来,已被震昏于地。
驻扎天津时,因好打抱不平,和帮会发生冲突。帮会百余人围攻马,马英图先生边走边打胜似闲庭信步,打得帮会打手纷纷跌出,从街一端打到另一端,无人能敢靠近,帮会服气。因而有“马二爷打了一条街”之说。
民国十六年(1927),张之江先生赴南京创办中央国术研究馆(中央国术馆前身),马英图先生以西北军官身份同往,为国术馆开创者之一。在参加28年“国考”中所向披靡,名列优等。闭幕式上,马英图先生与河南刘丕显等为出席大会之蒋介石、林森、戴季陶等表演扎枪、劈刺,获好评。民国十七年(1928)“中央国术馆”正式成立,马英图先生任少林门长、后来任一科、二科长。“中央国术馆”内部举行散手和长短器械对抗赛,马英图先生连挫名手,被誉为国术馆实力派之代表人物。后来主要为国术馆教授班学员教授八极拳、劈挂、苗刀、大枪等艺。
1928年国考,有某拳师在比武中手受伤,后来名列中等,国考后他又要比武,马英图先生说:“擂台还没拆,咱俩再比比,三下打不倒你,我马字倒着写”。见马先生动恕,此拳师素知“马狠子”大名,遂未敢动手。
“中央国术馆”创立之初,有二名家人称“铁头”、“铁手”来国术馆较技,国术馆内名家公推马英图先生出头迎战,马战而轻取之,维护了国术馆尊严。
国术馆中实力人物之中,有对韩化臣、马英图在国术馆地位高而心中有些不服气,认为是与三位将军馆长私交所至。一次国民政府要员视察国术馆,建议观看短兵对搏。马英图先生持竹剑找人当对手,有不服者说:“我陪马科长走一走”,欲乘机战胜马。他头戴护具,马不戴,二人相距10余米,以裁判哨声为号。声一响,马快如闪电连劈之,对手后退至墙未还出一手,被马劈坐于地,再看自己手中竹剑,已被击断数截,手握仅尺许,自知不能胜。从此心悦诚服,不再与之比试。
以后有俄国击剑家,到“中央国术馆”比武,马应战。俄剑一出,马闪电的身形一转,一个缠丝剑劈中对方手腕,俄人剑落,马动作没有停,早用竹剑在俄人头上一击,俄人被砸昏坐于地,遂服气。
国术馆名家汇集,竞争激烈,马英图先生有时向张之江馆长显露技能,在馆长室门口水泥地上练拳,练到兴起时候往往击地一掌,将水泥地打碎,这块水泥地也就修了多次。
在中央国术馆与郭长生先生换艺,并与郭长生、郝鸿昌组成劈挂研究小组,开创中央国术馆劈挂套路系列。
日军侵华时,马英图先生在西北军旧部刘汝明、宋哲元部任军职或武术教官,培养的大刀队杀得日本侵略军胆战心惊,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一定贡献。1949年随傅作义部于北京起义,后潜在甘肃省泾川县务农。
马英图先生性格刚烈豪爽,他教导过的后学者无不感念之。后落魄而终,悲哉!…………。马英图先生擅长八极拳、劈挂、翻子、戳脚等艺,器械善双手刀、剑法及棍法,摔跤、举重、劈刺,骑射亦受众人推崇。他最重实用技艺,长短拳法,刚柔劲道兼用,故战多取胜。他授徒甚严,门徒有曹砚海、马承智、李元智、何福生、王树田、牛僧华、韩俊元等。
马英图先生是八极拳中期闯天下的代表人物,对民国军队武术贡献颇大!八极拳、劈挂成为中央国术馆必修正科,马与韩之功也!马英图先生永载中华武术史册!
无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