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评论家冯道信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30894642
本馆由[ ]创建于2012年03月27日

钟祥有个冯道信

发布时间:2012-03-27 15:41:55      发布人: 逝者安息

冯道信,1943年出生于钟祥,省作家协会会员,钟祥市作家协会主席、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从事文艺创作近四十年,发表出版各类作品数百万字。代表作品有:《嘉靖内传》《郢中览胜》《风流莫愁女》《雾锁云台》《论楚歌》《红颜无悔》等。

  钟祥有个冯道信,未见其人早闻其名。他虽然没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但他带出来的文学新人少说也有上百人。钟祥“乡土作家群”闹得红红火火,名扬全国,成为当地一个文化品牌,冯道信功不可没。“乡土作家群”的旗帜是他最早树起来的,许多作家是他一手扶持推出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冯道信担任钟祥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职务。凭借资历、地位和威望,他成了钟祥文艺创作与发展的助推器。只要发现有人对创作感兴趣,他就大力鼓励;只要知道有人想出版作品,他就积极支持。近十年来,钟祥“乡土作家群”出版图书300余部,每年20多部,在全国县级市文坛实属罕见。钟祥有一个有趣的惯例,一个人出了书,大家都踊跃去祝贺。那祝贺是实实在在的,多则上千人、少则上百人。出书者不仅给大家赠书,还要大宴宾客。据说,这个惯例的首创者就是冯道信,其目的在于鼓励创作、出书,形成尊重作家、崇尚文学的社会风气。

  初次见到冯道信,是在一次创作会议上。他的形象乍一看叫人不敢恭维,又瘦又矮的个头,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头发有些谢顶。操一口钟祥普通话,夸张而富有激情。会餐时白酒成杯成杯地喝,挨桌挨个地敬,似乎永远喝不醉。饭后是舞会,冯道信异常活跃,频频请人跳舞,瘦小的他像陀螺在舞场上转来转去。也许是喝多了酒的缘故,他的舞步没有章法,只有随心所欲。几曲下来,有些舞伴见了这个小老头就躲,他全然没有察觉,仍是热情地邀请人家跳舞。当时我想,不见儒雅斯文,又看不出什么气质风度,这个近似放荡不羁的人,真是一个特别的作家更是一个特别的作协主席。

  冯道信用一部又一部作品证明,他绝不是徒有虚名。《嘉靖内传》、《风流莫愁女》、《恩仇奇缘》、《雾锁云台》、《论楚歌》、《红颜无悔》……翻开这些作品,我才发现另一个更真实的冯道信:学养丰厚,才华横溢,率真性情,执著为文。冯道信毕业于武汉大学,深造于上海戏剧学院,有着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他的作品有小说、传说、戏剧、影视剧、文史美学论文等等;他的视野开阔,举凡文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直至方志学,均有涉猎。


大多数作家都有乡土情结,冯道信的乡土情结比一般人更浓。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本土,如莫愁女、嘉靖皇帝、郢中名胜等等;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读出一个神奇美妙的钟祥。为了宣传故乡钟祥,提升钟祥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冯道信竭尽全力打“牌”,不遗余力造势。例如为出自钟祥的嘉靖皇帝立传、正名;请楚国著名歌舞艺术家莫愁女“还乡”等。一般人认为石城是今天的南京,莫愁女是南京人。冯道信用他的考证,提出石城即钟祥、莫愁女是钟祥人的定论。不能小看这个笔墨官司,它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低估的。今天,慕名到钟祥游桃花村、莫愁渡、莫愁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因为莫愁女,钟祥更具魅力。

  冯道信已年近古稀,仍然笔耕不辍。他说这一辈子很充实很快乐,因为一直生活在故乡,一直在写故乡。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武昌大桥初识君,笛声悠扬动人心,五三劳动一年半,从此天涯无音讯;今日偶查百度网,才知老友已西行,黄泉路上无贵贱,此去地府亦清平。吴恒春悼 请有心者转造老冯家人,本人是当年与冯道信在五三长滩分场劳动一年半的武汉大学化学系吴恒春,曾与老冯太太有一面之缘。本人现在广州市私立华联学院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尚在工作。


    写信时间:2013/02/16 19:55:46
  • 此文转载自《湖北日报》2012年2月20日,记者张德宏


    写信时间:2012/05/13 19:58:22
  • 访诗一首致冯公的家人,并请节哀! 假如生活打击了你, 不要伤心,不要自悲! 孤独的岁月里需要坚持, 相信吧,平静的日子即将到来. 心儿要永远向往着美好! 也许你时常会叹息-- 一切岁月都将会流逝, 一切名誉都将被淡忘; 但那失去了的, 都将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写信时间:2012/03/30 17:27:12
  • 呜呼哀哉!一代文豪,两袖清风,三山呼号,四水低吟!


    写信时间:2012/03/30 1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