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号

杰斐逊纪念堂的庄严雕像见差异损害了两人的友谊。
当杰弗逊就任第三任美国总统时,亚当斯寂寞地返回老家昆西小镇,他不愿参加老朋友的就职典礼。两人之间破裂的友谊似乎如同他们的政见一样永远无法调和。
当杰弗逊也卸任之后,他们共同的朋友,《独立宣言》的签署者之一,拉什却对这对老冤家描述了自己的一个梦:拉什梦见两人恢复通信,共同分析彼此的政见,分享美国的光荣,最后双双去世。
这一次,两个老冤家非常一致,他们都不打算照着拉什梦里的剧本行事。
但拉什的梦还是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两年后,亚当斯对一个朋友表达了对杰弗逊的友情,杰弗逊马上致信对亚当斯的政治敏锐度和判断力表示钦佩。而亚当斯的回礼是“家织的两匹土布”——亚当斯之子约翰·昆西的两部著作。
拉什对此非常高兴,他致信亚当斯:“我很高兴您和老朋友杰弗逊先生终于恢复联系。我把你们看作是美国革命的南极和北极。一些人谈论过,一些人写过,还有一些人为美国的改进和建设战斗过,而您和杰弗逊先生却为我们大家思想过。”
此后两人一南一北开始了长达14年间的著名通信。他们在通信里,讨论着美国独立和建国几十年里各个重大历史关头的问题与决策,是是非非都在最理性的状态下做了交流和判断。特别是对于他们最大的分歧——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研究得更为深入。
1826年,是美国独立50周年,此时独立宣言的签署者只剩3人了。美国独立和亚当斯与杰弗逊的友谊是这两个老人最温馨的回忆。7月3日,杰弗逊突然昏迷,最后一句话是“今天是4号吗?”拖到4日中午,也就是当年人们开始在《独立宣言》上签名的时候,杰弗逊逝世。几乎同时,亚当斯突然中风,4日下午逝世。50年前的此时,美国诞生。
拉什的梦成为了现实。同时,这也似乎成了一个暗示。
亚当斯和杰弗逊的通信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国家制度并不是天生完美无缺,也不是一经确立,就可以一劳永逸。开国元勋们未曾完成的问题,有一天变成了关乎美国生死存亡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