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超豪院士因病在沪逝世 与数学结下白首之缘
今天上午,记者致电上海院士中心,对方表示,听闻谷老去世的消息,他们感到万分悲痛,在他们心目中,谷老仿若依然健在,还是那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
与数学结下白首之缘
谷超豪是著名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王国中披荆斩棘的开拓者”。谈起数学,他曾经这样说过,“在我的生活里,数学是和诗一样让我喜欢的东西。诗可以用简单而具体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深刻的东西,数学也是这样。”正是对数学的一腔热爱,让他最终与数学结下了白首之缘。
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谷超豪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上都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众多场合中,他都不愿多谈自己的成就,而总是重复着“要把个人兴趣和祖国需要结合在一起”“年轻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这些话。正是对祖国的满腔深情,对历史的厚重责任,筑起了他的人生支点。
而在谷超豪去世前住院的时间里,他依然没有闲着,而是将精力投向数学领域的崭新高度:从事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求解方面的探索。同时,他在这里与复旦的学生定期举行数学讨论会,他的两个“关门弟子”就是在病房里完成的论文答辩。数学,伴随着他走过了一生,直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教60多年培养9位院士
谷超豪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还是一位好老师。在从教60多年中,谷超豪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涌现了李大潜、洪家兴、穆穆等9位院士。2008年教师节,谷超豪当选上海市教育功臣。
2005年,谷超豪80高龄,仍带着3名研究生。因为工作繁忙,无法给学生更多指导,他常常对学生说“抱歉”。但这声声“抱歉”的背后却是,老先生仍坚持每个星期至少有两个半天与学生进行讨论,甚至给一些学生开小灶。而这,是不少比谷超豪年轻许多的博导都无法做到的。实在精力不够,他还“求助”于夫人、同为复旦大学数学系博导的胡和生。
他尊重学生的学术成果,对于在自己参与的学术论文中署名,始终十分慎重。除非是他个人的研究占到科研过程的一半以上,或做了非常实质性的工作,否则是坚决不肯署名的。因此,在谷超豪发表的130篇论文中,近8成都是他独立发表的。
心仪《三国演义》《大众哲学》
在2010年上海书展期间,记者曾致电谷超豪秘书,希望谷超豪可以向读者推荐他心目中的好书。当时,谷超豪秘书就告诉记者,谷老的身体并不太好,但是听说是给读者们推介书本,他还是愿意讲几句。
由于谷老讲话已有些不太利索,因此秘书表示,等谷老讲完后,再复述给记者听。当时,谷超豪表示,自己看专业书籍较多,但在非专业书籍中,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他说,“《三国演义》是聪明人写给聪明人看的一本聪明的书。这本书是我在非专业类书籍中看得最多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许多关于智慧的故事,读来受益匪浅。”
此外,另一本他比较心仪的书本就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本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内容通俗易懂,自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其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谈起对这本书的感受,谷超豪表示,“在我幼年时代,祖国正逢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正是艾思奇的这本《大众哲学》,让我知晓了许多进步思想。”
太空闪烁“谷超豪星”
尽管谷超豪已经离去,但“谷超豪星”仍在太空闪烁。据悉,为纪念和表彰谷超豪院士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国际永久编号为171448号的小行星,在2009年10月20日正式被命名为“谷超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