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命,干预自杀,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自杀正在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一点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资料显示,虽然63%的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但仅仅有7%的自杀者在死前曾求助过心理医生。除了自杀成功者,中国每年还有约200万的自杀未遂者。即每1人自杀就会对周围的5个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他们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来缓解、疏导内心的痛苦,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据权威机构的数字显示,在发达国家中,每百万人中就有500人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每百万人中仅有3至5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由心理学研究转为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学者则更是少而又少。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曹连元坦言,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尚未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降低自杀率的方法。目前,预防自杀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另外,成立专门机构提供电话咨询,或进行专业干预,也是防范措施之一。
“全国现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中只有大约5%的人接受了相关治疗。抑郁症是自杀的高危因素,而它是可以治疗并能够好转的。”
“社区、农村的精神卫生服务十分落后,基层普通医务人员缺乏识别精神病症的知识,也缺乏必要的精神病治疗药物。”
“城市的状况在慢慢改善,但仍有大部分人不知抑郁症为何,公共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关注生命,干预自杀,是我们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