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轩简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先后任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参谋长、新编第十旅二十八团团长、太行军区六分区、太岳军区三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榆辽战役、南关战斗、西(马村)河(路村)战斗,重创日军,多次粉碎日军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在太行、太岳军区时,认真执行中央军委指示,充分发动群众,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和发展经济工作,使根据地广大军民得以顺利渡过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加强地方武装力量和地方政权的建设,壮大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部队的政治整训和军事训练,积蓄力量,有效地开展对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
解放战争初期,率部参加了上党、吕梁、豫西等战役。1947年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了进一步牵制胡宗南部队,配合西北、中原两大战场,同年初冬,他受命率十二旅远离主力孤军西进,出击陕南,经过近一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开辟了规模较大的陕南根据地,建立了镇安、商南等10多个县的民主政权,任陕南军区司令员。1948年7月,率部参加襄樊战役,活捉国民党十五绥靖区司令、三青团头子康泽、副司令郭勋祺等高级军官,打开了“南襄隘道”门户,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中原防御体系。
1949年5月1日,在陕西军区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他任军长,奉命率部西进出击,围攻白河镇,智取平利县,解放安康城,经数月激战,歼灭国民党军上万人。同年11月,为配合西北关中解放军和第十八兵团入川作战,他指挥十九军奉命分两路西进,第二次向陕南进军,连克旬阳、汉阴、汉中等10多座县城,迅速解放陕南全境。接着,率部在川北、陕南等地剿匪,使秦岭、巴山两大山区和川北、陕南等地社会秩序得到安定。又率部参加生产建设,开展农业、手工业、运输业等项生产,减轻国家负担,改善部队生活。
1950年12月至1959年10月,先后任陕西军区司令员、石家庄高级步校校长、六十四军军长。1959年11月,调任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分管科研、院校长达16年,经常深入第一线,下基层,到院校,具体指导工作,重视部队的技术训练和作风培养,为铁道兵院校的发展和军事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