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泽英 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54231678
本馆由[ 基云]创建于2013年04月07日

悼念母亲--4

发布时间:2013-04-13 21:19:00      发布人: 基云

那一年,当我接到入伍通知书时,母亲听说我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当兵,母亲舍不得我走,一边帮我收拾东西,眼里却噙着依依不舍的泪花,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每次探家回来,母亲都迎出村外,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家期间, 母亲每天都做我喜欢吃的饭菜, 总怕我吃得少,一再要我多吃点;临走时" 她总是给我带这带那, 把我的包塞得满满的,每次我要走的时候,爸爸一直把我送到村外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的母亲呢?母亲一个人在房间里默默的流泪,怕儿子看见了当心,母亲总是把笑的一面留给儿子,苦总是自己一个人承担… …

 

母亲自幼家境贫寒,衣食不保,外祖父早逝,母亲前半生的劳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那是低标准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祖母和外祖母俱已年迈,全家千斤重担落在了母亲身上。那年月,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母亲一个女劳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母和外祖母,又要经管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在叫,鸡在跳,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给猪割草,天天深夜要忙到深夜。母亲自己挨过饥饿,所以绝不让自己的儿女再挨饥饿!母亲做到了!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没有挨过饥饿.

 

母亲性格刚烈,做事总是要面子,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她曾经与亲戚乡邻有过这样那样的口角之争,可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母亲移住县城后,亲戚不论谁到县上,母亲都高兴。母亲最盼村里人去,谁去了总唠个没完。我每坐于母亲膝前,她总爱讲说杨老屋的人和事。村里老了人,她落泪;村里谁病了,她担忧;村里谁结婚了,她高兴… …

 

母亲有时也会生气、骂人、发脾气。我们曾经不理解母亲,我们甚至数落过母亲。虽然我们得到了母亲的宽容,虽然我们终于理解了母亲,还向母亲尽了应尽的孝心,但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们仍然愧悔不已!能被自己的母亲呵斥、责骂,是多么幸运啊!可是妈妈呀,你还能醒来?你还能再骂一声你的儿子吗?唉,母亲无言,只有放长声哭,妈妈呀…… 

 

母亲一生,是为他人活着,是为儿女活着。和母亲的爱相比,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妈呀,你能原谅你的三儿吗?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宽容的是母亲。我们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她的每一位儿女都曾经以赤子之心侍奉自己的母亲。母亲每次住院,大哥二哥一直在照顾着。母亲弥留人间的日子里,明知道天命难违,大姐却把母亲抱在怀里不肯松手,妈呀妈呀地叫个不停。儿女的孝顺使母亲离去的时候带着安祥的微笑。这也是儿女最大的安慰!

 

此时此刻,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代表儿女发愿起誓:我们将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怀念化为加倍的孝心,奉献给我们忠厚的父亲!我们知道:母亲在天之灵最惦念的一定是父亲。母亲和父亲结为夫妇之后忠诚相待,恩爱有加,相依为命。母亲患病之后,父亲的照顾殷殷周到。对母亲,父亲尽了为夫之道,这将是母亲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我们将牢记母亲的牵挂,全心全意地伺奉父亲,不让他老人家受半点委屈。我们谨记!我们一定做到!

 

母亲啊母亲!您还有什么丢心不下的呢?至爱弥天,大悲漫地,母亲啊您走好!您的儿孙都会常来看望您的,母亲,安息吧!

 

愿母亲大人含笑九天!

 

 

              2013年4月13日

                三儿书©宁波海曙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