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泽英 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54231678
本馆由[ 基云]创建于2013年04月07日

怀念贤妻

发布时间:2013-04-25 10:44:24      发布人: 杨老屋守望者
 

门前景色依旧,樟树的叶子春天又开始返绿了,黄的嫩芽、青的旧叶在风中婆娑摇曳着;桃树粉红色的花儿开得正艳,小蜜蜂们又开始在其间不知疲倦地上下忙碌着,鸟儿在树间穿梭着飞来飞去,有时跳到地上找寻着什么,不时地低声鸣叫着;风儿也轻轻的吹着,吹过家门前,但却带着伤痛味道向我一阵阵袭来,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我家的人病了、少了 、逝去了, 这是阎王爷不讲理太残忍,把我的贤妻–泽英给带走了,让我肝肠寸断! 真应了那句话?夫妻似鸟同林宿,大限到时各自飞去?我嚎啕大哭,泪流满面 ,我的儿女们也痛不欲生,向天天不应 ,哭地地不灵! 此时,我的心碎了,我千万次呼喊她的名字,可她再也无法醒来,不能够,也不可能了,人生返魂始无术,只剩泪人肝肠断;我无奈,失魂落魄,我跪着对她连呼三声:“你奶奶! 你奶奶!你奶奶!”可她再也有听不到了, 她真的就这样永别了我们, 溘然与世长辞了。

门前的天空上,白云依旧在蓝天上悠悠地飘着,南风北飘,北风南飘,看起来好象一切都没有改变什么一群大雁凄厉的哀鸣声划破了宁静的天空,它们飞得很有规律,结伴而行,对对成行。我想它们一定是非常的相亲相爱、也一定是相依为命地共同抚育着自己的儿女慢慢地长大。我与泽英原本也是一对恩爱有加的大雁,可现在我成了孤雁,她飞走了,她再也回不了巢了,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再聚首的,我始终相信天若有情天亦老 ,孤雁飞去情永恒,有情人终会再相逢的,我爱她,我的妻子–泽英,生生世世!

家住在双河村的人,谁都知道杨榜生产队里有个倪铁匠,讲的就是我的贤妻,她为何有如此绰号呢?说来话长啊,她二十岁来嫁到我家,一年后生下了我的大儿子,在接下来十年间先后又孕育四儿两女 ,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两个女孩都不幸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剩下四个男孩,由于我常年在外地工作,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她的肩上,四个男孩子又调皮,不好管教。她在管教上是严中有爱,孩子们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常常和邻里之间的孩子打架,她为了照顾别人的情绪,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对是错,总是会首先责罚自己的孩子,以此来平息当时对方孩子家长的怒火,消平他们的指责与怨气!这样当着别人孩子家长面前体罚自己的孩子就在所难免了,就象古时候行“家法”,要承受小柳树条子,竹条子抽打等体罚,因此别人就赐予 倪铁匠称号,以示她一贯家法严厉而已。 其实,谁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呀,每次体罚完孩子后,她总是暗自里伤心流泪,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现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有时在一起说起这事,都开玩笑说:“还是小时侯妈妈打得好,‘棒子头上出孝子’,兄弟们现在都还不错,成家立业干工作、堂堂正正地做人,玉不雕不成器啊”。

在文革时期,为了不当欠款户,她总是拼命的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家五口半人的粮食都要靠她一个人挣工分,担子多么重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她的努力,没有当过欠款户,可是也落下了一身病。她虽然是一个女人,可干的活有些男劳力的都干不了的,挑稻把一担总有一百五十斤,一挑就是几十担,累得晚上回来浑身都痛,可回到家里,却还有一大堆家务事等着她去做;别人家是丈夫在外面出工干完重的体力活后,回家有妻子们为他们洗衣做饭,照看孩子,还有相对充足的休息。但她就没有了,家里家外全凭着她一人了,但她任劳任怨,为了这个家,为了我能安心地在外工作,为了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她从来不叫苦叫累,她是真正的女强人,真正的贤妻良母。本来她辛劳一辈子,我陪着她一同慢慢地老,在有生之年好生来补偿年轻时候对她的亏欠,没想到,却在刚刚好起来的日子时就匆匆往西而去了。爱欲久,缘却尽,空哀怨,泪徘徊

大家都经常说:倪泽英家的真亲 没有几家,但是朋友满天下,这话的确如此,她为人宽仁大度,对人热情、诚信待人,对别人的关心多过于对自己的关心,对老弱病残一帮到底,只要家中有的,拣最好的给;吃的、穿的、用的她都送,她做人的原则就是:你敬我一尺我回敬你一丈;她一生爱好、爱俏、爱面子、与人往来总是做到情到礼周,不让别人吃亏。过年给孩子们红包都是亲自送上门,她还经常告诫孩子们,与人共事要大大方方的,不要缩手缩脚的,人家敬重你,你要加倍偿还,礼多人不怪,要人心换人心,面子是别人给的,正是这样她的朋友就多,人家都夸她肚量大得能容天下最难容之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她对邻里亲朋的真实态度。

她更是我家庭的顶梁柱,她为人耿直,虽说读书不多,但是通情达理,她从来不嫌贫爱富,总是坚持童叟无欺;她识大体,什么事情她都拿捏有度,虽说她个性强,但是处人处事合情合理,总是以和为贵、以情待人,真正做到大不怕小不欺。有两件事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一件是因为大儿子家计划生育的事,村书记处理得不合理,有很大的偏颇,她就去和他理论,她言辞犀利,大义凛然,弄得书记理屈词穷,狼狈不堪;另外一件事是因为村干部选举一事,由于镇政府不按章办事,她去镇上和书记、镇长理论,她据理力争,摆事实、讲道理,最后使得他们也都承认了各自不对的行径;为此她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整个镇上都对她刮目相看,她的做法既赢得了里子又满足了面子,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口吐莲花气定乾坤让人心悦诚服!她这一走,而后家中谁来再做擎天的柱,想此处,悲由心中生,泪水已涟涟

我的老伴是个难得有着非常社交能力的人,善于与任何人沟通协调;她也是一个特别和蔼可亲的人,无论到了哪里,只要跟别人相处久了都特别受人尊敬。她做人道德高尚、心怀坦荡,她爱国家、爱人人、爱佛教、更爱自己的家庭,爱每一个儿女及后代。她在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积极支持两个儿子参军报国;她爱教,她的目的就是想让所有的人都行善积德,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她虔诚拜佛。二十几年来,她先后朝遍祖国的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去了十几趟,普陀山也去过三次,峨眉山、五台山的都去拜谒过。至于居家附近的庙宇就不知疲倦地隔三差五地去参拜了,还帮忙协调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她为了老渡墩庙的重建,更是呕心沥血,跑上级寺院管理部门弄批文,号召并动员大家集资,没日没夜的辛劳,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她自己更是接云寺的当家居士,每到初一、十五和重大节日她都去庙里念经诵佛,她还坚持按时吃斋念佛、以身作则感染身边每一个人。今朝她偕云遂佛而去,了却了俗世的一切尘缘,剩下我孤独地在人世间继续飘荡着。沧桑岁月无人伴,绵绵泪水化做雨。

她还是一个特别有眼光,有着大智慧和经济头脑的人,在家庭建房和购房的问题上,她功不可没,她非常有先见之明,可以说料事如神,她的去世不但给家人和亲戚朋友带来巨大悲痛,而且还给儿女们以及整个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孩子们都说她一走今后家庭大事再问谁去?我要求他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她的遗志,搞好团结、还要继续她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建设好各自家庭,以慰老母在天之灵!

斯人一去,万花飘零,但却阻止不了我日益复加的思念,真的好想好想她!

多少的情事写于此处,只叹纸短情长难表尽,祈愿有情托梦夜夜到枕边!

愿她在天之灵安息吧,愿她达成所愿端坐在莲花台上微笑着看着我们!

再见了,我的贤妻,我对你的思念就像长江黄河的水连绵不断。

你丈夫 — 善国谨以此文讴之!

 

呜呼哀哉,惟神尚飨!

 

                                                            

                                                                                2013410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