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慎重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58495665
本馆由[ ]创建于2010年08月25日

怀念吴哥

发布时间:2010-08-26 16:09:06      发布人:
已经一天多了,还是很难接受吴已去的事实,没了震惊、还有阵痛。
上周五中午,我本来是想去工行取点钱后出去办事的,还借了自行车,到了营业厅看到吴就在前面,他办好后回头看到我,笑笑,我也笑笑,到机器取了钱,取好后看到吴居然还在等我,看样子是要和我一起回单位的,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就和他一起回来,出来营业厅,我去推车子,他还笑我这么点路居然还借个车子,我也没做解释。路上我们还就上午动员的事聊了一下,自己也没再出去办事情。或许是莫名多出的这返程的几分钟,成了我对吴的最后回忆。
大约5年前,知道单位又要来一个新同事了,某天就来了,看到了,外貌很平常、很憨厚但是又很友善的一个人,其他不知道,只晓得是南开毕业的,恰恰这是自己读本科时颇为欣赏的一个学校。也许因为类似的背景——同是北方人,同是在北方读大学,同是离开家乡来杭州,尽管不是一个省份,不是一个学校,年级更是差了不少,我对吴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和亲切感,难得的是,吴恰是个容易接触、为人和善的同事兼学长。工作上经常要接触,虽然不是多少深入,慢慢的大家就熟悉起来,工作之余,免不了谈谈学生经历、谈谈谷书堂之流、谈谈各自的经历而又互相对照,倒也颇有味道,日子就一天一天平淡的过去,不敢谈有多少深厚的友情,毕竟连一起小酌都没有过,也不认识他的家人,更多的或许是些共同的话题、看法、感觉。
经常看到他那个可爱的儿子,可能是放学比较早,吴就把儿子放到值班室,然后弄自己的事情,有时到了饭点就带儿子到食堂去吃饭,食堂的晚饭实在是不怎么样。有时候也看到他带着儿子回家,宽慈的父亲,活泼乖巧的儿子,这一幕现在回想起来只有心痛了。
今年7月的世博。也没怎么想,我就和吴走成了两人小组,可能是因为两人都不是爱排长队的人,又是对很多东西没太大追求,但对很多东西的看法却颇接近。两人似懂非懂、迷迷糊糊涂转了一大堆小馆,个别馆里,倒也颇为得趣。我是个懒人,什么吃的也没带,吴从家里带了一堆面包点心之类,成了两人充饥之物,好在这种油腻的面食也是很能顶肚子的,后来我对他老说“再吃一个”已经有点招架不住。走得累了,就找个地方坐着,一起胡侃,侃阅历、侃感受、侃想法,侃很多。。。。。
然而,这一切现在都定格了。
做梦也没想到,几率比中彩还低的空难居然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发生在吴身上。
我不知道吴去东北出差的事,当别人到我办公室和别人低声说什么的时候,我只是觉得这平时喜欢大声的同事怎的突然如此斯文。后来有好几个人跑过来,在电脑屏幕上指指点点,我按捺不住好奇,凑上去,看到是伊春的空难,这个我早晨的时候已经晓得了,然而,当他们指向名单上一个“吴慎重”的名字的时候,我傻眼了,天呀,这什么意思?怎么可能?!坠机对我而言,只能用“遥远”来形容,怎么一下就突然降临,而且是发生在熟悉、和善的吴身上,而且是在遥远的东北。
消息很容易就证实了,没话说,真的没话说,就希望时间能够倒回,事情能够挽回,然而,只有绝望。
现在空难的细节也了解的很多,我总感觉吴的运气真的不好,但不管怎样,熟悉的吴已经不在了,所有,都只能停留在回忆。
想引用一个目前很流行的说法:人生就像一趟列车,每个人有自己的目的地。但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什么时候就要下车,但上了车,总是要下车的,即便可能来不及和亲人、挚友话别。吴已经下车了,而我们还要继续前行,也许,吴已经搭上了另外一趟列车,甚至将来和我们重逢,也未尝可知。
吴哥,希望你在你现在的世界里依然平和、微笑,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念你。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