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后感
我是一个悲怆的失独者。当我经历了一段自我封闭、远离社会的炼狱式痛苦之后,我融进了和我有着一样命运的失独群体。在那里,我和他们一起洒下伤心眼泪,发泄痛苦怨气、表达需要希求。
这是人类历史上,由于天灾人祸和政策后遗症共振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是一个蜗居在市井繁华,欢歌笑语背后的心酸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那些过程不一,却结局相同的悲惨故事;你可以听到那些不对外人说起的唏嘘相惜的话语,你更可以体会到他们的无助和强烈的需要。在这些内核无比脆弱,外壳通常“坚硬”的失独者灵魂里,有着许多文学大师们可以挖掘、描述的令人震撼的题材。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独也许是一个敏感的题材;也许外人难以进入失独者尘封的内心。很遗憾,在烟如浩瀚的文学殿堂里,却鲜有看到几部描述失独者的文学作品。虽然,近几年,一些电视、报刊,也有不少关于失独者的报道和文章出现,但大多停留在描述失独者悲惨的故事和呼吁关爱的层面上,很少有人从人性的角度,从历史反思的高度,来描述这一些。
作为一个失独者,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好想用自己的笔来述说失独者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以及这背后透射的成因。但是好遗憾,我的思想深度和文学素养 做不到这些。因此,我在我的一篇日记《小小梦想》中表达了我好期望我们的文学巨匠们能用他们的人性良知和神来之笔来满足我和许多失独者的这一梦想。
感谢湖南作家韩生学以他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失独家庭”调查》实现了我的这一梦想。
在2年多的时间里,作家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走进了许多的失独家庭,以一个朋友的身份 ,静静聆听他们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陪他们一起洒下伤心的泪水,感受他们的痛苦、绝望、无助和期盼的情感。通过对21位失独者经历的描述,以真实的笔头,朴素的语言,同情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向我们的读者、我们的社会,展现了这个美好世界里不太为人知、催人泪下的悲哀一角,并通过这些悲剧的故事,分析了这其中的社会原因和由此引出了怎样救赎解放这些悲剧人物的社会责任和人类良知。
这部描写真实,尊重历史,呼唤美好的作品在《啄木鸟》杂志发表后,在失独群体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极大的好评。失独者流着眼泪纷纷传阅,称作家为我们的作家,爱的天使。并由衷的期望,有更多的作家,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来关注和帮助这个群体,使这个人类历史上的特殊群体,这些不幸的人们在我们这个美好的国家里,能和许多幸福的人们一样,拥有该享有安康和平静。
后序:
记得好像是在去年的下半年 ,一个网名雨露的湖南作家找到了我,说他想写一篇关于失独的小说。起初,我是不太想见的。失独以后,我大概是因为在失独的qq空间上发表过一些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日记,在qq群里说过不少似乎还有点水平的言语,在失独圈内,我似乎也有了一点小小的“知名度”。常常也有一些报刊和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我。接受这样的采访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无异于把自己尚未长好的伤口,又揭开给人家观看。但是一想到,这个痛苦的群体还不太为外人所知,还在蒙受许多的不公平待遇。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性的慈爱,我还是接受了。可是我这些流着眼泪的娓娓道说,好像并没有取的我所期望的效果。那些或长或短的文章,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大都停留在描述失独者的悲惨上。由于媒体管制的原因,那些悲惨后面的历史背景,那些产生悲剧的原因却很难被人提起。于是,我渐渐地不感冒那些采访了。但是写一部关于失独这样小说,从历史和人性的高度来描述、反思这场悲剧的场面和社会原因,却一直是我心中的《小小梦想》。 一想到对方是一位写小说的作家,一想到他有可能实现我的这一愿望,我便同意他来家谈谈 。
雨露,姓名韩生学 ,是在傍晚时分和我见面的。见面的印象很好,他长着宽正的脸庞,浓眉大眼的,一副仁厚的样子。他先请我在我楼下的餐馆吃了饭。在饭桌上,他介绍他是怀化计生委的一个领导干部,他将要写的失独作品已列入湖南作协2015年的十大计划之一,特别是他说,他想从“国殇”的角度来反映这一题材,于是我的兴趣来了。饭后,我邀请他到家里谈了3个多小时。我不时流着眼泪向他倾诉了我的故事,特别向他着重介绍了失独群体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有过的抗争。我们那天谈的很投缘。
不久,他的作品在《啄木鸟》杂志上发表,其中也有一篇根据我的述说和一些日记写的《三口之家》。作品在失独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早几天,他想请我写一篇关于这部书的书评。尽管我没有写书评的能力,好有些为难 。但一想到,他一个计生干部,都能那么热心的为我们这个群体奔走呐喊,于是,我答应了,并写下了上面那段文字。我知道写的不好,但这也是我及代表我们这个群体对他表示的一份敬意。
郭老侠 201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