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陈岚作家陈岚发表微博,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道歉
“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5月27日凌晨,最早一直质疑王凤雅家属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发表微博,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2018-05-29新京报)
2018年5月4日,王凤雅,一个小生命走了。因为贫困,也因为病魔太恶,小风雅也许不懂得那么多,但她一定能够感知到妈妈的爱与痛,让她永远不会知道的是,她的离去却给妈妈和家里其他人造成了二次伤痛。5月24日,某公众号发布的《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一篇文章,居然一下将她的妈妈推上了道德的风口浪尖,成为网上千夫所指的“诈捐者”。
好在,风云来得骤,也去得快,随着微博大V@作家陈岚的微博道歉,事件彻底反转,真相也大白了,小凤雅母亲杨美芹的所谓“诈捐”,完全是由一自媒体子虚乌有地给捏造出来的。此时,网友、很多爱心奉献者却依然懵懂,好端端的善心,咋会变得如此不堪?对微博大V@作家陈岚的微博道歉,小凤雅的母亲杨美芹和其他家人不接受,也在情理中。
的确,一个微博道歉,岂可平抑对当事人身心的深深伤害,岂可让广大网友受伤的心灵安慰?一个自媒体的一篇博文,居然能够掀起如此巨大的道德风浪,以后,谁还敢相信自媒体,谁还敢保证自己的善心不被愚弄?更要人们深刻思考的是,小凤雅事件,究竟是谁在绑架善心?
生命诚可贵。一个弱小生命的消失让舆论炸翻了天,可遗憾的是,焦点并不在逝去的生命上,而是在围绕着这个弱小生命所发生的利益纠葛上。当然,小凤雅事件也不是独有,类似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总是伴随着当事人的离世不绝于耳,死亡不是结束反而是开始。这种乱象的持续令人实感困惑,当事人因此让失去亲人的悲痛,再伤口上撒盐,而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慈善者,一颗善爱的心却在风里浪里折腾着,无形中让自己原本善良的心灵也变得无所适从起来,从助人、救人最后演化成了“伤人”、诅咒善良的“恶者”。
其实,这次小凤雅事件的来龙去脉已经清晰,始作俑者就是自媒体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在自己根本不知道小凤雅是怎么死的,根本就不知道捐款具体数额,也没有与当事人、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过核实情况下,就将一篇博文泡制出来了,广大网友自是跟着媒体跑,可究竟想不通的是,作为微博大V@作家陈岚,如此而做,目的究竟为了什么?“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这就陈岚的道歉,凭空杜撰一篇博文,竟然是“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
前有自媒体人兴风作浪,后有“志愿者”肆意作妖,让王凤雅成了为自己立牌坊的道具。其实,究竟是谁绑架了善心,此已无需赘言。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善心也要置于阳光之下。假如说,小凤雅事件一开始,就由此次负责捐资筹款的社会慈善机构,给予一个明确的信息公示,也就不会存在问题。当然,这恰恰也是当前“水滴筹”这种社会慈善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让整个捐款过程、使用情况透明,给公众一个交代。否则,“小凤雅事件”绝不会成为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