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代走来的新女性
旧时代走来的新女性
—祖母117周年祭
我的祖母储静专出生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岁那年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运动,在反封建新思潮的影响下奶奶迈出了新女性的第一步,她的第一个创举便是把名字里的“娟”字改成了“专”字,于是储静娟就变成了储静专,宜兴话里这两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第二个创举便是以私塾的文化基础去考师范学校,毕业出来做了小学教员,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那时的女人别说识字了就是不裹小脚都极少见。 祖父徐澄秋是浙江乐清县长,作为书法家在陪友人游览雁荡山时曾题字摩崖石刻“飘渺空濛 矫若游龙”至今仍保存可见。祖父于1941年离世,奶奶说是被日本人下毒后脑出血死的,尽管如此我们后代仍然背着个“官僚”出身且被永世不得翻身! 宜兴在日本飞机轰炸后家里东西被抢光,奶奶带着儿子(我们父亲)逃难到了南京,那里是***首府所在地相对安定,孤儿寡母坐吃山空为生计奶奶又去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开启了她职业女性的生涯,此为第三个创举。 如祖母这般年龄的普通妇女都是小脚家庭妇女,她却能以此专业为生直至南京解放。其间我和妹妹相继出生都被带到宜兴乡下由乳母抚养。 解放后因国家需要曾集中在安徽宁国县接受华东军政大学有关培训,结业后派任安徽省宣城区人民政府会计,那段时间可能是她人生中比较快乐而满足的日子,所以常听她说起。 我还记得每周六奶奶回到南京总会到幼稚园看望我和妹妹,隔着幼稚园大门奶奶拿着手电筒(当时是很値得炫耀的家用电器)手扶铁艺门等我们出来,然后我们就被阿姨带出来见奶奶,妹妹则总是拽着我的衣服跟着我。下午外婆会去接我们回家,我很怀念那时坐马车回家的感觉,坐在高高的马车上一颠一颠的听着马蹄有节奏地敲击在石板路上清脆的声响一如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回到外婆家晚上还能得到外公一粒冰糖的优厚待遇,那时我们住外婆家。 1952年9月父亲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报名支援内地,奶奶也随之调往平原师范学院。在两间居室一间外搭厨房的红砖平房里没过几天太平日子家里气氛就不正常了,当时年纪小不懂事后来才知道——是运动对父亲的迫害导致的,与此同时奶奶也受到牵连,辛亏奶奶一直经济独立才免遭厄运。 奶奶是见过世面的坚强女性,之后的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也都挺过来了并以一己之力呵护着这个残破的家,她的文化程度与好学坚韧和独立的品格在我所交往的同龄人的祖母中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如此还甩她们一百条街,我至今很为此自豪! 孙女 小曦 小芃 2020.04 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