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庞学勤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9506716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2日

庞学勤先生的家庭生活

发布时间:2015-10-12 12:08:0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家庭生活编辑
高山英子在长影厂幼儿园当保育员,彼此住的不远,两家的孩子从小就在一个大院里玩耍。高山英子与老庞的爱人杨洸无话不谈,常来常往。杨洸见她长得比剧团里的演员还漂亮,就鼓动她转行去当演员,但因为她有日本血统背景,她也就没敢往这方面想。但她一直很敬重庞学勤对病妻多年来不离不弃的关心照顾,更敬慕他在电影《古刹钟声》、《战火中的青春》、《兵临城下》等片中的英雄形象。高山英子是中日混血儿,她的母亲是日本人,抗战结束后滞留长春嫁人生儿育女。其父是长春中科院的一名干部,早于“文革”前去世。母亲晚年退休后带子女返回日本,两家人从此断了音讯。后来,高山英子作为日本电影代表团的领队,与庞学勤同下榻在银星酒店,彼此邂逅甚欢。再后来,高山英子因搬家而弄丢了电话本,两家又暂时失去了联系。
高山英子随家人从东北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因人生地不熟,母亲又从没教他们说过一句日语,在日本仅靠政府给归回者的生活费也仅够吃饭。为了生存,她学做裁缝、会计等。后来为了能早日养家自立,她竟去干日本男人都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到皮料加工厂去做洗皮工。生活的磨难,家庭的不幸,那段日子,是她最惨苦的一段日子。当她彻底过了语言关,就辞掉洗皮工去商场租柜做售货员。由于她以诚待人,生意开始红火起来。有一天,她为中国景德镇瓷器来日本展卖做翻译,她重新定位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毕竟自己是中国人,她要为中日友好和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1991年,高山英子成立了自己的旅行社,专门做中日方面的文化交流和观光旅游。1995年,她又成立东方文化交流协会,并成功开展多次国际性交谊交流活动。
高山英子为事业拼搏渐入佳境之际,她敬重的昔日老领导庞学勤,却正在珠海经历一场生离死别的哀伤。庞学勤相濡以沫半世纪的爱妻去世后,老庞陷入痛不欲生的迷茫。在亲友的劝导下,他开始积极参加电影界的一些活动,以消遣心中的孤清寂寞。高山英子与庞学勤的小儿子庞洋通话时得悉此事,也黯然神伤。重新联系上的高山英子,为慰解老庞形单影只的愁闷,隔三岔五打来越洋电话与他长谈。彼此由互相劝慰到互诉衷肠,由回顾昨日到展望明天,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虽说远隔千山,但电话把他俩的心拉近了。
人生再牵手,夕阳无限好。
庞学勤做客央视《艺术人生》后,不少好心人与他联系,说媒的与求爱的信件不时飞到他的手上。但此时他的心中只有高山英子。在儿子的撮合下,傲气耿直的庞学勤经深思熟虑后,终于勇敢地向对方送上爱情玫瑰,东渡日本,与高山英子在富士山下度过他们爱情的第一个春天。高山英子说,再过几年,等她把事业都安排好以后,国外的儿子念完大学,她就会移居北京与庞老长相厮守。七十多岁的庞老和高山英子,这一对昔日知根知底的同事,在各自经历半世纪的人生风雨后终走到一起,双双演绎、共同见证这段美丽姻缘的传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