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农研呕心沥血,编书工作鞠躬尽瘁——纪念父亲逝世六十周年
献身农研呕心沥血
编书工作鞠躬尽瘁
——纪念父亲逝世六十周年
2022年3月30日是父亲离开我们六十周年。父亲虽然离开我们一个甲子,但是,父亲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儿女的心里,父亲勤勤恳恳,勤奋工作,全身心投入祖国的科研事业的高贵品质,成为我们子女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前行。
父亲廖哲文,1914年12月22日(农历甲寅年十一月初六)午时,生于祖居地——湖南省衡阳县台源寺大胜村雨露堂(今衡阳县长安乡大胜村),1935年秋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学系,1939年夏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迁校至陕西)。毕业后先后在湖北、广西、衡阳农业部门任职,1950年赴吉林省公主岭农科所工作,1952年奉调到辽宁省辽阳市棉麻科学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其中1953年3月至1960年年底兼任栽培研究室主任,是棉花栽培专家。
1960年春,中央号召“高级知识分子下放劳动锻炼”,父亲积极申请被组织批准,下放到辽阳县小屯公社下平洲大队。这期间,正是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最艰苦的年头,父亲模范执行“三同”,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每餐一块二两重高粱面饼子,跟社员一块儿什么活都干,有病也坚持劳动。父亲在下放回单位后写的《自我鉴定》中说,实际参加劳动204天,评工计分获得2823工分。下放劳动期间,除了协助大、小队工作,当参谋之外,爸爸还搞了施肥、播种期、密植、丰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等8个试验项目。
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的营养不良及饥饿,父亲的身体垮了,干稍微重点的劳动就大汗淋漓,体质虚弱到了极点。
1961年深秋,辽宁省棉麻科学研究所筹备编写《棉花栽培技术》一书,父亲被从农村召回所里搞编书工作并负主编之责。父亲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编书工作之中,清晨五点即去办公室,深夜十一、二点才归家,节假日也不休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完成了自己所编的任务后又帮别人编写。在编书后期,父亲常感头晕,同室的人劝父亲早些回家休息,父亲仍抱病坚持工作,在父亲逝世前七八天,有人见父亲去试验田时从自行车上摔倒在地。
1962年2月5日是春节,我大昕大哥患病正在沈阳东陵疗养院治疗,父亲专程去看儿子,父亲不顾疲劳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这次会面竟成了父子的永别。
1962年3月中旬,《棉花栽培技术》一书完稿,父亲把书稿送到辽宁人民出版社,交付排版付印。
1962年3月30日晨5点45分,父亲在家看《英汉词典》,母亲在厨房做饭,提醒父亲上了班去医院看病(头晕已久),父亲开始找医疗证,当把一口小皮箱搬开,以便从下面的一口皮箱中取出医疗证,皮箱刚刚放到桌子上(这时,从无早醒习惯的四子的我,在炕上惊醒看到父亲),突然,父亲身体失去平衡,仰后倒地,头部碰地之声如同屋顶之瓦坠落所发出的响声,父亲一句话也没留下,眼眶中滚出热泪与世长辞了,父亲在人生的旅途上刚刚走过48年零一百天。
辽宁人民出版社惊闻父亲突然逝世的消息,拍来唁电,说父亲“是为编书而献身的”。
父亲对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好像有某种预感。1962年2月下旬的一天,我国京剧名旦尚小云摔团到辽阳市演出,母亲和父亲都爱看京剧,母亲劝父亲调剂一下脑筋,去看剧的途中,父亲对母亲说“我如果死在你的前面,你带孩子可能要吃五年的苦”!
父亲去世后,母亲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坚强地把我们七兄妹养育成人。一回想起父亲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就心潮澎湃,眼睛里闪着泪花,感叹父亲母亲的一生太不容易,太辛苦了!我今生今世都报答不完父母的恩情!
四子:大平
2022年3月30日于山东莱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