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岚皋县公安局副政委张本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9714670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20日

记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公安局副政委张本树同志的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4-01-20 10:39:0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张本树同志1979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0月调入岚皋县公安局工作,工作25年,从警10年,从乡上的林特员到乡长、乡党委书记,从派出所所长到刑警大队责任区中队长,从交警大队中队长到巡警大队教导员、治安大队队长,县公安局副政委,多年来,他恪尽职守,克服重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勇挑重担,忘我工作,直到2004年8月在办理案件中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特别是在侦破“1998.1.20”庄房村杀人案、“2000.7.25”城区摩托车盗窃案、“2002.6.22”山西繁峙矿难案等一批震惊中省市县的大要案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十年来累计办理各类案件1260件,调解各类纠纷980起,为国家、集体、个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00余万元。他先后19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民警。1998年、2000年、2002年分别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04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干警”;2005年2月被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一等功;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非常珍惜这些荣誉和奖励,更重要的是多年来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赢得了组织和人民的信赖。

  张本树同志从警10多年来,他倾心为民、乐于奉献、兢兢业业,甘当人民公仆;他生活俭朴,艰苦奋斗,不图名不为利;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秉公办事,严格执法,正直无私,爱岗敬业;他党性坚定,清正廉洁,思想过硬,模范守纪,团结同志,顾全大局。他的足迹踏遍了岚皋大地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他的先进事迹在老百姓中间广为传颂,他的思想作风和优秀品质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广泛好评。

  “当警察最大的快乐是破案,破不了案不算合格警察。”

  作为警察的张本树,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他常这样说:“破案是公安工作的硬道理,当警察最大的快乐是破案,破不了案不算合格警察。”

  1998年1月20日,年关将近的日子,岚皋县石门镇庄房村四组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村民胡德军被人用木棒打死,其妻子余厚香被打成重伤,二人被抛于室内三米深苕窑里。此案发生在春节前不久,社会影响极大,由于案发深夜,胡德军住宅系单家独户,家中只有夫妻二人,余厚香重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家中财物损失一时难以确定,给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张本树和他的战友们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年夜饭每人只吃了一碗荷包蛋,到四川,下河南,调查走访群众2000多人,摸排嫌疑对象400多人,渐渐收起了缉捕凶犯的大网。

  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出猎人的智慧。为了使凶犯尽快自我暴露,张本树发挥聪明才智,外松内紧,有意识地向犯罪嫌疑人发出派出所将要上门逐户清理民爆物品的钓饵信息,犯罪分子果然上钩,趁夜深人静将杀人抢劫的电视机、矿灯及背笼丢弃于一荒山深草中。根据丢弃物品方位,张本树和他的战友们认真分析,迅速判断出重点嫌疑人,经对犯罪嫌疑人住家依法搜查,从其家中搜出收录机等其它被抢物品,确定凶手后,张本树和战友们连夜奔赴河南宝丰,将外逃罪犯丁长胜抓捕归案。

  2001年,张本树在主持佐龙派出所工作期间,辖区内连续发生4起村民牛、羊被盗案,尤其是9月12日晚,晓道乡黄兴村村民鄢照林老汉替他人代养的一头价值2600余元的耕牛被犯罪分子盗走,鄢老汉本来家境贫寒,丢牛后自感无力赔偿,绝望中服毒自杀。本来此案可由县刑警大队侦破,但张本树却义不容辞地挑起重担,周密安排秘密力量布控,认真开展调查走访,先后深入岚皋、汉滨、紫阳等相邻县区数10个乡村,终于发现蛛丝马迹,在外乡抓获嫌犯,追回了被盗牛、羊20余头,挽回了群众损失。

  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义兴寨金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岚皋县20名矿工不幸遇难。矿难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矿主封锁消息,掩盖事实,欺骗群众,谎报实情。得知消息赶赴繁峙的遇难者家属既见不到遇难者尸首,也得不到任何赔偿,自身还受到矿主生命威胁。岚皋县委、县政府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指令县公安局立即派出精干警力前往处置。公安局精选张本树、胡旭东同县法院副院长储刚组成联合调查组,于6月30日奔向繁峙县,来到矿工家属驻地,30多位遇难者家属如同见到救星。他们不顾休息,当天就摸清了岚皋籍矿工确切的死亡人数,并详细登记了每位遇难者的姓名、住址等基本情况。

  仅凭手上掌握的遇难者名单处理这一重大事故的善后事宜显然是不可能的,必须查清事实真相,找到遇难者的尸体,才是解决问题的有力证据。到哪里去找呢?富有侦破经验的张本树认为深山野沟很可能就是藏匿尸体的地方。于是就带上“知情人”,并联系到专程赴繁峙采访的上海电视台、《华商报》记者前往并不确切的山沟寻找。炎炎的烈日照在光秃秃的山上发出灼人的光,阵阵热浪似乎要蒸发掉人们身上的水份,几个人口干舌燥,喉咙冒烟。4个小时后,饥渴劳累的他们终于在柏家乡的一个山沟里发现了一块新翻动的土堆,刨开泥土发现了被烧焦后埋藏的骨头和没有烧尽的衣物碎片。为了获取更多的证据,细心如发的张本树决定扩大搜索范围,又沿着山沟搜寻,很快在不远处找到了被掩埋一坑的8具完整遇难者尸体。这时,呼拉一下围过来30多个当地群众,知情人害怕里面夹杂有坏人,对张本树说“赶快走,矿主的帮凶很多,而且都有枪”。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张本树赶紧将记者们采访的录像资料秘密转移到自己身上,他考虑的不是自身的安全,而是好不容易得来的铁证。他想,如果此时走开,现场很可能遭到破坏,等于白忙活了半天,他们一方面疏散群众,一方面向当地警方报案,直到晚7时当地警方赶到才脱离险境。

  在他们掌握大量事实证据后,当地警方开始与他们配合查找其他被藏匿的尸体。很快,他们和当地警方又分别在距爆炸发生地10公里的繁峙县金山堡乡下浪涧村和离爆炸现场向南10公里的砂河镇金山铺村等地找到了27具遇难者尸体,至此死亡人数已确定为37人,在爆炸事故发生8天后,被隐瞒的矿难真相被揭开了。

  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了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强烈关注,新华社、上海电视台、《华商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媒体、专栏,先后对张本树他们进行了采访,并披露了事实真相。7月2日,由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等6个部委及山西省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正式展开对山西省繁峙县“6.22”特大矿难事故的全面调查。繁峙矿难事件引起了中、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涉此事件的犯罪嫌疑人全部缉捕,矿难者家属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请吃不到,送礼不要,闲事不搞,违反原则的事不弄。”

  1995年张本树在官元区当派出所所长,妻子王锡芝在供销社上班。这年冬天的一天,供销社3名职工与民工打架,打伤了两名民工,带头的便是供销社主任。张本树赶去处理,有人对张本树说:“这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吧,何苦得罪人,处理了供销社主任,你媳妇今后咋在人家手下工作?”张本树不听那一套,顶着压力按治安处罚条例规定裁决供销社主任赔付2000元医药费,并拘留了15天。这件事在官元引起了轰动,人们都说:“官元出了个铁面无私的张包公”。

  官元小学教师黄某是张本树儿子的班主任,因赌博纠纷打架斗殴受到处罚。张本树侄子下河炸鱼、毒鱼也受到处罚。群众说:“张所长只论事不论人,谁在他眼睛里都一样!”。

  张本树对待同行也是一个样,只讲原则不讲情面。2003年2月,县林业警察杨某的母亲在县城经营的一家“老年娱乐中心”违规大搞赌博活动,时任公安治安大队队长的张本树带人依法去处理,杨某的母亲睡倒在警车前大哭大闹说:“你张本树有什么了不起,我儿子也是公安,跟你一样,这点情份都不讲,今天就让你的车把老娘碾死算了!”张本树不吵也不生气,待她闹累了,耐心地把相关法规又解释了一遍,依法对娱乐中心进行了查封。

  张本树曾在一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演讲中,承诺说道:“请吃不到,送礼不要,闲事不搞,违反原则的事不弄!”妻子王锡芝告诉我们:“本树当治安大队队长不久曾严肃地告诫我说,有人来办事,请他们到办公室来,人家来送礼,咱连一包烟都不能要,咱穷要穷得心里踏实。”在横溪乡油房村投资兴建赵家坝水电站的浙江景岚水电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商蒋希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去年6月份,他发现他们购买施工用的雷管质量不好,便打电话把情况说给了治安大队队长张本树,张本树接到电话后当即通知雷管专营部门轻化公司派人检查并更换了这批雷管,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过了几天,他到县城办事,为了表示谢意,他到张本树办公室送他条烟,张本树坚决给塞回了包里,他又约请张本树出去吃顿饭聚一聚,也被张本树婉言推辞了。

  走进张本树的家中,其简陋程度似乎和他的身份极不相称:住宅、家具、衣被、电器,没有几件可以称为是时髦的,屋里是水泥地面,烤得是蜂窝煤火,打开衣柜,除了警服,没有其他多余的衣服。老母亲用颤抖的双手拿出一件棕色西服对我们说:“这是本树前年单位派他出去学习,他花150元钱买的一套最好的衣裳”。

  妻子王锡芝说,张本树单位离家里只有几百米,可他一忙好几天不回趟家,他们有时也吵嘴,争吵最多的就为家务事。

  女儿张媚回忆说,她长这么大,父亲只给她买过一顶小红帽,平时极少买东西。小学有两年她寄住县城外婆家在城小上学,1994年5月27日,城小发生食堂早点食物集体中毒,人家家长都着急来看自己娃子,可他父亲因为乡上工作太忙,始终没能回家来看望她。由于家庭的特殊困难,张本树平素十分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苛刻地约束着自己,但碰到比自己困难的人,每次他都伸出救济之手,单位组织的赈灾救灾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去年清明节他回大北河老家给他爷爷上坟,当他想到大北河小学有些贫困学生连笔都没有时,他购买了100只学生用笔送到了学校。

  “病好了,我还要回去工作。”

  2004年7月17日凌晨,张本树带领民警赴外地核实一起重大积案线索,车行至安康时,他鼻孔和口腔突然来血,前后多次昏倒,同行战友见状劝他就地休息,可他执意坚持要去,还不停地说“老毛病了,吃点药就没事了,抓紧时间办案子要紧。”7月18日凌晨3点多,凯旋而归的张本树一行回到单位,走进办公室正准备为犯罪嫌疑人办理法律文书,他突然再次昏倒,一头栽倒在沙发上,鲜血模糊了他憔悴的脸,战友们慌忙找来热毛巾给他把脸擦洗干净,没过几分钟,口鼻继续出血,同志们饱含着泪水把张队长送进了县医院,经诊断初步确定为急性非淋巴性疾病。残酷无情的诊断书震惊了局里的领导和同志们。这是什么病?医生没有明确地告诉大家。只知道他病情严重,必须快速转院治疗。听说要转院,张本树就不同意,他说:“县医院条件还不错,医疗费比外面医院便宜的多,大地方医院收费高,没那么多钱,就地治疗,一边看病一边工作。”县公安局长杨鹏动情地说:“就是借钱贷款,哪怕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好好治病。”接着安排人员连夜将张本树转入安康中心医院,过了四天又转到了西安西京医院。张队长病倒了,同志们和家属都不愿听到的消息终于传来——张本树被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谈癌色变!战友们惊呆了,家里人哭了。45岁,人到中年,正是干事业出力气的黄金时期呀,可怕的病魔却缠上了他的身体,怎不叫人痛心,怎不叫人惋惜!

  张本树住院后,岚皋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医保资金,并由财政给予补贴,战友们也纷纷解囊,捐资一万余元,他救助过,他热爱过的老百姓们也纷纷前往医院看望。可张本树却不把病放在心上,当战友们来探望时,他开口就问:“大队的工作怎么样?”,当中共安康市委书记黄玮、安康市市长刘建明、中共岚皋县委书记陈勇、岚皋县公安局局长杨鹏等领导前去探望他时,他禁不住热泪长流,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辜负各级领导和组织上的信任,我将尽最大努力来战胜病魔,病好了,我还要回去工作”。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热爱的工作。省、市公安局的领导也前往医院探望,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县上还特批解决了张本树女儿张媚的工作。中共岚皋县公安局委员会、中共岚皋县委、安康市政法委、中共安康市委、中共陕西省公安厅委员会先后分别做出了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向张本树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张本树同志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忠于职守的崇高品德;不畏艰苦,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钻研业务、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廉洁自律,淡泊名利的优良作风。

  一个平凡的人,一个默默耕耘的人,一个没有惊人伟业的人,却赢得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和信赖。张本树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省、市、县众多媒体纷纷前来采访,送去花篮和慰问金。他的事迹及病情在互联网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安市临潼区一位赵医生表示,他很钦佩张本树的为人,愿为张本树免费提供中药治疗。最令人感到振奋的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陕西管理中心在得知张本树的事迹后,表示愿为这位民警免费寻找合适的供体。

  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用自己的精神和血肉,筑就着共和国钢铁般的脊梁;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工作在最基层的岗位上,用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崇高的人格力量,忠实捍卫着党和人民群众血脉相依的亲情。张本树就是这个人群中的典范。对于大家的关心和照顾,张本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是我们真切地看到:当他的生命正在受到病魔折磨的时刻,他毫不畏惧,毫不胆怯,始终念念不忘的还是公安工作,孜孜以求的还是社会治安的稳定,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这是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用文字无法叙述的敬业、勤业、精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一名真正的人民警察的高贵品质和至上的人生高境。他用自己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擦亮了金盾不朽的光辉,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着绚丽的诗篇和亮丽的华章。(注:张本树同志因白血病救治无效,于2005年12月25日在西京医院去世,终年45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