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中国员工尹郁青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98702087
本馆由[ longlong ]创建于2011年10月13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发布时间:2011-10-15 01:07:44      发布人: longlong
发生在9月5日的这起惨案,让这个家庭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他们依然无法接受,那个
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快乐,对生活充满热爱,以帮助别人为乐的美丽活泼的生命,就这
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她的家人,一句话都没有留下……
 
 
 
南大才女成诺基亚测试项目经理
 
 
 
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是手机巨头诺基亚公司的研发中心所在地。从1998年开始,尹
郁青和丈夫斯航的生活,就与这座美丽的北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年,我从南京到了坦佩雷,成为第一个进入诺基亚研发中心工作的中国人。3年后
,郁青辞掉了南京大学的工作,来到了这里,她总是支持我的工作。”斯航身上有着浓
厚的技术人员气质,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在芬兰创业的年代。
 
 
 
斯航是在南京大学与尹郁青相识的。尹郁青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并在南京大
学科技实业集团公司任职。就在这一年,她遇到了寄住在学校宿舍里的斯航。斯航是安
徽芜湖人,在东南大学读完研究生后,在南京大学附近一家电子公司上班。两人交往一
年多后,决定结婚。
 
 
 
“我的家庭条件不好,还是外地来南京的,结婚时还是租房住的,但郁青没有抱怨。”
斯航两手捂住脸颊,陷入了回忆。
 
 
 
2001年,尹郁青为了能和丈夫团聚,放弃了南京大学的工作,去了芬兰,他们又在芬兰
租房子。
 
 
 
“她很聪明,学了半年芬兰语,就能到当地的诺基亚外包公司上班了。”斯航带着自豪
地说,2005年,尹郁青进入诺基亚总部工作,并成为测试项目经理。
 
 
 
当时,这是一对让人艳羡的夫妻搭档。斯航主攻诺基亚的塞班操作系统,成为首席软件
架构师,尹郁青则是系统的“第一用户”,“以人为本是诺基亚的产品理念,郁青就是
检测产品的稳定性和人性化程度。”斯航说。
 
 
 
数年打拼后,夫妻俩在距离诺基亚研发中心大楼不远的地方,买了套独幢房子,女儿也
进入当地学校就读,一家人终于摆脱了最初紧巴巴的日子。
 
 
 
2009年,斯航被派回国,参与诺基亚与中国移动合作TD模式3G手机的研发工作。尹郁青
不在派遣范围内,但她依然申请回到国内,在诺基亚北京公司任职。今年8月,斯航任务
结束,夫妻俩一起返回芬兰。这次,他们准备在芬兰换一套大房子。
 
 
 
然而,就在生活越来越好之时,悲剧却突然袭来。
 
 
 
丈夫回忆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今年9月5日中午12点50分,初秋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在斯航心里,却是一生中最黑暗
的时刻。
 
 
 
记者:很抱歉又让你回忆当时那个痛苦的时刻,能说一下案发当天的情景吗?
 
 
 
斯航:虽然很悲伤,但我还是要还原当时的情况,因为这样才能让人们知道我的郁青是
多么无辜。我们家离研发中心只有600多米的距离,先是一段200多米长的马路,接着是
一大片草坪,然后是一段在森林中的小路。只要天气不错,我们中午都回家烧饭吃,郁
青烧饭很快,很快就能变出一堆好吃的。
 
 
 
我最后悔的,就是那天中午我正好有会。12点的时候,郁青在MSN上问我,回不回家吃饭
?我说不回了。她就一个人回家了。
 
 
 
后来我是从同事那里知道,中午12点50分的时候,郁青在那段森林小路上,遭到了袭击

 
 
 
记者:有目击者吗?
 
 
 
斯航:有两个人看到了凶手,是个大个子当地人,但他跑得很快,下手很狠,几乎是一
刀致命,救护车在两三分钟后就赶到,但郁青还是走了。一个同事听到了呼喊声,跑去
营救,但她还是一点点、慢慢地离开了。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悲剧的?
 
 
 
斯航:我当时在开会,当时人们都在忙着抢救,没有人通知我。后来警察把我带走了,
收走了我的手机。在盘问了我3个小时后,告诉我,我的妻子遇害了,我当时几乎昏过去
了。事后我才知道,当地警方在这类案件发生后都把配偶作为怀疑对象,这让我在悲痛
之余也很愤怒。
 
 
 
记者:当时女儿在哪里?
 
 
 
斯航:女儿当时正在学校。从巨大的悲痛中稍微清醒后,我发疯了一样追问我女儿在哪
里,当时已经接近傍晚。我的手机被收走了,警察帮我联系,后来发现女儿当天学校有
活动。
 
 
 
记者:悲剧在当地引起了什么反应?
 
 
 
斯航:坦佩雷大约有300名华人,诺基亚研发中心有20多人。郁青遇害,在当地华人里引
起了很大的震荡,人们纷纷赶来追思郁青,在诺基亚研发中心旁边设了追思处,那里的
蜡烛将一直点燃,直到抓住凶手的那一天。
 
 
 
爱妻已逝,“罗马假日”永远无法履约
 
 
 
如今,这起命案已过去一个多月,但凶手依然没有落网。当地警方守口如瓶,没有人知
道作案动机是什么。有人推测,是不是尹郁青与人发生矛盾,斯航几乎是愤怒地回应这
种推测。
 
 
 
“她是多么和善、多么单纯的一个人,脸上总是带着笑,从没有与人发生过争执。”斯
航拿出了爱妻在办公室拍的一张照片,在尹郁青的桌上,贴着女儿的照片,和海子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她的心里,只有这个家庭,她的爱好就是美食和旅游。”斯航说,悲剧发生后,他回
到家中,打开冰箱,几乎流干的泪水,再次涌出。
 
 
 
“冰箱里摆满了蓝莓,还有豆沙。中秋节快到了,郁青自己动手准备月饼馅;我们家屋
后的森林里,长满了蓝莓,她每天傍晚都去摘蓝莓,准备酿成果酱,给女儿吃;院子里
,餐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每周都有华人来我们家聚会……”
 
 
 
可惜,这一切美好的希望,都被中秋节前的这场悲剧打破。
 
 
 
尹郁青喜欢旅游,但这么多年,为了这个家庭,她基本就在中国和芬兰之间奔波。她的
梦想之地是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埃及,特别是罗马,斯航承诺她,再工作两年,攒够
了钱,就和她过半退休的生活,环游世界,并一起到罗马度假。
 
 
 
然而,这“罗马假日”之约,再无履行之日。
 
 
 
本月15日,斯航将再赴芬兰,向当地媒体投稿,介绍妻子生平。
 
 
 
七旬老母被瞒一个月,含泪“埋怨”女儿
 
 
 
尹郁青出生于教育世家。父亲尹树人是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2006年去世。母亲罗友华
是南大附中高级教师,今年5月刚过70岁大寿,患有高血压,目前住在尹郁青妹妹家。
 
 
 
担心老人受不了,亲人们一直瞒着她尹郁青遇害的消息。昨天,已经得知噩耗的老人,
强忍悲痛,在家里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孩子们瞒着您,您是怎么知道消息的?
 
 
 
罗友华:我们家郁青很孝顺,不管在哪,每个星期都会给我打电话。中秋节前,她没打
电话。我就打到芬兰去,斯航骗我,说郁青参加公司封闭培训,不能打电话。外孙女也
骗我,他们都瞒着我。
 
 
 
后来,我二女儿说要去香港办事,我是后来才知道,她去了芬兰。我有预感,不对劲,
我就逼他们,问我家郁青去哪了,他们没办法,带我到宾馆,说去见郁青,到了宾馆,
才说郁青失踪了。
 
 
 
老人不知道,当时亲人们在宾馆楼下准备着救护车。听到这个消息,老人当场昏倒,被
送到鼓楼医院。
 
 
 
苏醒后,老人还存有一线希望,因为她知道女儿很聪明,失踪了也应该能回家。国庆节
,斯航带着外孙女回来,老人偷偷看女婿的电脑,发现了他跟芬兰那边通的邮件,才知
道女儿不在了。
 
 
 
罗友华说:“我这个女儿,心里总想着别人。为了丈夫,她几次辞职。怕我孤单,她想
在芬兰再买个房子,接我过去住。我不要她的大房子,我只要女儿陪在我身边,他们当
年在芬兰住小房子,我去睡地铺,也很开心;我去年问女儿,还要我等多久,她让我再
等一年,她没有做到……” 
 
同学老师眼中的尹郁青
 
 
 
昨天下午,记者还分别采访了尹郁青的同学、老师,他们对于尹郁青这个阳光女子的去
世,都很悲痛。
 
 
 
蔡通是尹郁青的校友,比她高一届,都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蔡通说,他和尹郁青19
86年相识,当时他在学校是学生会主席,尹郁青在年级团支部负责宣传工作,他眼中的
尹郁青,性格随和,与大家相处非常融洽,做事情从不斤斤计较,乐于帮助人。
 
 
 
“我与尹郁青是同年级同宿舍,当时我们住在南大女生2舍309室,共同度过了美好的4年
大学生活,她是一个很乐观、直爽的人,她的性格就是一个不会与别人结仇的女生。”
当年南京大学与尹郁青同宿的王芸说,尹郁青去芬兰后,同学们经常在网上、电话中联
系,尹郁青在开心网上有一个主页,经常发一些她在芬兰的图片,9月5日后,她发现尹
郁青的开心网就没有更新过,同学们都以为尹郁青出差了。
 
 
 
9月12日,王芸的另一位在芬兰的同学打电话过来,告诉了尹郁青遇害的事,当时同学们
听到这个消息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这么几近完美的女人怎么突然间就走了呢。后来知
道尹郁青丈夫斯航也回国的消息,同学们合计是不是给尹郁青开一个追思会,但斯航说
,尹郁青的母亲还不知此事,所以他们也不敢去看望,也不敢给在南大工作的同学说这
事,就是担心尹郁青的母亲接受不了。
 
 
 
施斌是尹郁青大南京大学的老师,教工程岩土学。他是昨天中午才知道尹郁青遇害的消
息,“她是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生活非常阳光的女孩,没想到,没想到……”昨天,记
者通过电话采访他时,电话那头传来阵阵的叹息声。施斌说,他与斯航所在的公司有业
务联系,与他们一家都很熟悉。2009年的时候他全家去芬兰,尹郁青与斯航热情接待,
为他们忙前忙后。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