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曾离去,仍活在我们心中
发布时间:2013-11-16 19:15:26
发布人:
石心桥
你未曾离去,仍活在我们心中
——和郑晓江老师再度的对话
孔令信
认识郑晓江教授是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好友钮则诚、尉迟淦两教授从大陆交流回台湾时就不断和笔者提起到江西师范大学的郑教授,当时就想结识这位生死学界的知名老师。可是就是没有缘分见面,一直要到2012年3月底两岸清明讲座在台北市圆山大饭店举办时,在论坛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终于见了面,也谈上话交换了名片。
郑教授曾经多次来台湾,与国内生死学界互动频繁。2012年清明时台北与上海两地举办的两岸清明讲座,郑教授主讲的话题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生命故事与生命教育,在他的投影片中让两岸学者与贵宾们看到了震灾后的生命尊严,每一段的叙事都让人感动。其实背后都有着他的基本思想:生死互渗。
郑教授所提到的“生死互渗”的概念,就如他所说的:人之“生”与“死”的确完全不同﹐判然两别;但深入一步去思索,则会发现,“死”并非出现于人生命的终点,处于人生过程的最末尾,而是渗透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之中的。也就是说,“生”包蕴着“死”,“死”则意味着“新生”。所以,“死”也可说蕴籍着“生”,这即所谓的“生死互渗”。
从郑教授的说法中,你可以看到庄子的“方生方死”的道家的气化流行生死观,也能体会到儒家所谓“生生不息”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坦然生死观。所以郑教授常说:“我们拥有生命的权利,但是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利,每个人都应珍视生命。”善用与珍惜老天爷赋与我们的生命,就在每一个生命历程中我们活出自己,也因此让我们的生命不再随着已消失的过去而神伤,反而因着这种死亡更能珍视未来每一个新生的来临。
还记得当天我们两人谈到北京一所知名的中学发生高二女生“裸跳”事件,笔者曾经撰写一篇文章讨论校方在处理此事的草率与造成学生在情绪上的受伤,并对比台湾高校在处理类似学生跳楼事件所做的处置;而事发当时郑教授也在北京,和当时的高校学生交换意见,谈预防学生自杀之事。由于议程很紧凑,我们也只能短暂地交换心得。正准备会后再找时间和郑教授再详细深谈,他和师母的行程早就排定,结果就错过了!原本寄望今(2013)年两岸清明讲座能够在上海畅谈生死,没想到郑教授已经先行离席了!
……
今年春节期间惊闻郑老师的突然离席,由于事出太突然,很难转过神来,有学生就问道:生死学者应该如何看待死亡?这个大问题,我自己一时都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在多年研究生死学的历程中,也真的碰到一些好友,甚至学生过世。死亡,带给我们的终究许多是未确定的与不安定的因素,让家人亲友有太多的不舍与难舍,这些情绪不是说关掉就会完全、马上地消失,这些难舍的感觉会让人很痛,心里很痛,尤其在触景生情之处或是午夜梦回时分,这是死亡最强大的吞食力量,让很多家属刻骨铭心地痛着!
哀恸,是因为突然失去,失去依靠、失去亲情、爱情、失去……,因着失去生命而失去所有的爱与恨,这也就是哀伤辅导最重要的课题。换言之,郑老师的突然离开,是会让很多人产疑惑,他也没有办法再告诉我们他的想法与未来想要做的事,这对郑师母和家人来说是最痛苦的煎熬,这个突如其来的失去,也将是令人永远难以挽回的悲恸!
然而,郑老师不是说过:人之“生”与“死”的确完全不同,判然两别;但深入一步去思索。则会发现,“死”并非出现于人生命的终点,处于人生过程的最末尾,而是渗透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之中的。尽管郑老师已离开我们,但是他和我们谈到汶川的每一次关怀与感动时,你会发现郑老师又是如此深情地站在我们面前如数家珍地诉说着他所发掘出来的生命故事,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活生生的郑老师!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赛尔(G.Marcel)就曾说过:“爱就是不要让我们所爱的人死去!”马赛尔用的是“临在”(present)的观念来诠释面对亲友死亡痛苦时的重生态度。这个态度帮助了从小失去母亲的马赛尔走出失亲的痛苦,由于继母(他的阿姨)透过照片与早年的故事,让小马赛尔不时地感受到妈妈就在身旁,妈妈没有死掉,妈妈还在看着他、鼓励着他……这种不让死亡就带着亲友的一切一切,这种向死亡强烈的抗议,让我们和往生的亲友得以更亲密地连结在一起。死亡还有什么可怕呢?
……
死亡既不可怕,那么就更应该珍惜生命。不懂得好好生活与珍惜生命,就很难认识与理解死亡的真义!显然郑老师提醒我们不要用隔绝的眼光来看待死亡。生死互渗,无需斩钉截铁式地把生死隔离,生死相互蕴涵,当死来临时,意味着新生也同时诞生。既是生生死死,不正如庄子所言,“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南华真经,至乐篇)生死为昼夜,一如大自然的阴阳变化,一阴一阳交互而生灭,观大化之纵横流行,何必恶死而爱生呢?当然讲得很容易,要真的放在心上而看得如此豁达与开放显然很难。所以,生死学当然要学,因为要想怎样了解死亡,就得先了解怎样活得精采啊!郑老师有他精采的生命,当然接下来就要看他的学生如何将之发扬光大了!
在《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Tuesdays with Morrie),墨瑞教授就提到一句名言:“你学会死亡,你便懂得活着。”(When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learn how to live)当墨瑞?史瓦兹(Morrie Schwartz)获知自己罹患“葛雷克氏症”(ALS)的病,跟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患的病相同。它会令患者肌肉由下至上逐渐萎缩,最后像灵魂被封印在躯壳内一样,全身都不能动,但神智却非常清醒。然而这位老教授并不想在家中等死,他要把自己的走向死亡最后这一段历程做为社会教育的一堂最重要的课程,这本书的作者为美国作家米?奇尔邦将自己老师的故事改写出来,还拍成了电影。让墨瑞人生最后的十四堂课更精采更感人,也更能提醒世人:死亡只结束了生命,没有结束关系。(Death ends a life, not a relationship)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郑老师突然的离席,可能是“只是结束了生命,但并没有结束关系”。失落与难过的感觉难免会出现,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真的已失去了郑老师这位好朋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郑老师从此就永远离开了我们。现在我们所需要的是重新整理这个关系,甚至在整理的过程中让郑老师生前所说与所想要推动的继续发扬光大,一如郑老师仍然“临在”,与我们继续一起为推动华人的生命与死亡教育共同奋斗下去。
作者简介:孔令信,男,台湾铭传大学新闻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