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144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09年12月26日

艺术经历

发布时间:2010-09-21 23:06:5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李少春自幼在家中受到艺术熏陶与严格的庭训,逐渐养成良好的艺术气质。七岁从师沈延臣练功,十 一岁又请名师丁永利陈秀华到家中指导正式练功学戏。少春十分刻苦,无论寒暑,每天学、练十三四个小时,他虽然不曾进过科班,但由于家中督责严苛,倍长辛苦,终于练出深厚功底,练就一身功夫。1931年,他从上海天津,1932年正式登台演出,后返回上海。1934年仅十五岁,在上海与梅兰芳同台合演《四郎探母》,得到梅的称许和观众欢迎。 1937年李少春在天津演出,声誉大起,一跃成为头牌演员。他并不自满,1938年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入室弟子,使李少春的表演艺术得到飞跃发展。此
  

时,杨小楼已经去世,余叔岩也已不再登台,李少春驰骋于北京、天津、上海的舞台上,宛如一颗新生的明星。然而,他确实是一位文武全才,不可多得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把杨派余派的真髓掌握的深入、透彻、娴熟、传神。在此基础上,他又创作演出了新剧目《文天祥》,唱、念、做、打更是得心应手,舞台形象激昂慷慨,气势夺人。李少春的扮相清秀,嗓音宽厚,唱腔清纯,身段优美。他的表演感情饱满,武功出众,拥有大批的追随爱好者。
  京剧《野猪林》是他在继承了杨小楼的剧本基础上,自己创新编排的一出新戏,成为他的传世之作。从立意、框架、场景设置、情节的贯穿,人物的刻划,角色的唱、做、念都是李少春亲自构思、设计,费尽了心血,可以说这是他全身心投入的一部经典剧作。但是,他尊重传统,尊重老师,注意吸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剧本最后请翁偶虹填写和润色)。在编演过程中,他还得到袁世海很好的合作,而且毕恭毕敬的征求了郝寿臣先生的指点,得到了赞同和支持。正是李少春的虚心、热情、宽容和诚恳,众星捧月,使这个新剧目在剧坛上大放异彩。1949年在上海,连演七十多天,上座始终不衰。新中国成立后,李少春加入了新中国实验京剧团,任团长。1955年,加入中国京剧院,任一团团长,并于1958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他的艺术创作热情达到了高峰,他与袁世海、翁偶虹结成艺术集体,连续编演新剧,主要有《云罗山》《将相和》《虎符救赵》《大闹天宫》《响马传》《满江红》《战渭南》等。 《将相和》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一等奖。此时,《野猪林》也进入了演出盛期,得到更多观众热爱。1962年此剧被搬上银幕,成为长期流传下去的艺术珍品。
  1958年起,李少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现代戏创作的工作之中,他积极参加演出和编创工作,塑造了《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柯山红日》中的杨帆等艺术角色,成功运用传统京剧表演技巧,塑造现代英雄人物的优秀之作。就是这样一位京剧功臣,却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于1975年逝世,年仅五十六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