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小说作家孙方友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17396140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3年07月26日

悼念大哥孙方友的挽联与诗词

发布时间:2018-12-13 16:19:13      发布人: Jackson

悼念大哥孙方友的挽联与诗词

一:挽联

 


哀悼老友孙先生方友远行


半生农耕半生笔耕开拓一片文学陈州


百部经典百色面孔铸就百变鬼才方友


夏历癸巳年六月十九日惊闻噩耗嗟呼长号挥泪撰联以表心迹 


——著名作家、艺术家:侯钰鑫


 


 


微小说折射方圆直曲大世界


古陈州演绎友诈善恶新故事


方友兄千古


——中原出版集团副总裁:王守国


 


 


痛哉方友巨星殒落文坛失一大师


哀哉方友挚友鹤去乡友少一领袖


方友与我们同在


——河南省政府外事办公室  田学杰


 


 


六十四个春秋饱尝人生酸甜苦辣


六百万言巨著写尽世事千姿百态


九泉含笑


——河南省淮阳县博物馆前馆长:李乃庆


 


 


神归颍河船作鹤


小镇人物泪满湖


文曲归位


——沈丘  张启超  敬挽


注:船: 孙老师小说里多次写到船:花船,女匪,蚊刑,水妓故事都是发生在船上。


 


 


虚幻构成传奇人生小小说之王


细处长眼亮处泼墨常常妙生花


——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张宇


 


 


忽地一声天塌下来了


仰脸上望他在云上笑


——著名作家:老张斌


 


 


一生写陈州,笔下人物千千万,讲不完世上善恶美丑多少事,堪称“当代蒲松龄”;


妙手著华章,胸中故事何其多,道不尽人间亲疏远近多少情,再铸文坛新高峰。


——小说家:张中民


 


 


小镇人物小镇人,陈州笔记陈州魂。


独领风骚笔记体,敢言文历万古存。


——剧作家:李泓


 


 


奇文传世界,


大名流千古!


——秦兴红(身份不详)


 


 


逝者驾鹤西去,


墨香永留人间!


——柳依 (身份不详) 


 


 


伏案创作,如同冲锋陷阵,全不顾生命安危;


为世师范,创作陈州笔记,永不朽万世流芳。


——王庆高(身份不详)


 


 


大作等身纵横捭阖颍河镇


令名及日发扬光大陈州城


——《百花园》杂志社资深编辑:程习武


 


 


《陈州笔记》名扬天下


《小镇人物》永存人间


——江媛(诗人)


 


二:诗词

送別孙方友兄 


杨晓敏*


 


中国小小说大王,当代小小说文体的忠诚实践者,首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孙方友先生,因心脏病复发,于2013年7月26日12时20分不幸逝世,享年64岁。


 


当年泛舟汤泉池,从此缘定笔记体


灵感袭来情如潮,巧绘小镇人物谱


帝王将相风流迹,三教九流逐心底


市井从来多逸闻,野花照例香入脾


神偷女匪或雅盗,包氏袁家陈州里


邮差狱卒皆异人,霸王别姫催人泪


煌煌八卷五百篇,翻三绝技名鹊起


唐诗宋词小小说,华夏文脉多盛事


黄钟大吕余韵长,长河小溪浪花美


天下谁人不读君,蒲氏之后续新曲


 


*杨晓敏,著名作家、评论家,《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


 


 


癸巳夏野莽*于故乡惊闻中原作家孙方友猝逝急就三首


(2013年7月26日深夜于返乡中)



     癸巳夏自京还乡,看望八旬老父,接麒麟传媒总裁振山先生急电,告孙方友猝逝,悚然间侄女青瑜又以其父手机致我,大哭嚎啕,语不成句,言父已去。方友乃我二十年文坛挚友,号笔记小说之王,以“陈州”、“小镇”系列数千奇文,英、法、德、意、日、俄、捷、西十数语种名扬海内外,英年初逾耳顺,有无穷绝构在胸,喷薄待出。今夏五月,读我珞珈史记,尚以短信传感,彼此发肺腑言,又告小女海霞赴长江笔会事,音容幸福,宛若在眼。不期仅隔二月,撒手人寰,溘然相诀,我今心碎难语,旅途借人纸笔,倾泪赋之。


 


其一  送方友   


闻兄已去我大伤,


泪倾旅路碎肝肠。


只怨奇才惊世眼,


苍天亦要笔记王。


 


其二  答青瑜   


 


瑜女哭父我哭兄,


陈州今日花失容。


暂歇椽笔谁再记,


家有巾帼承英雄。


 


其三  致墨白   


 


中原双雄人尽知,


打虎路上单枪失。


从兹断膀化双翼,


再将陈州写新诗。


    


*野莽,著名作家。


 


 


悼中国小小说大王孙方友


梁智华*


 


噩耗传来不忍听,文坛痛失领头兵。


飞天得主君今已,金雀知音悼落星。


 


*梁智华,身份不详。


 


 


沉痛悼念作家孙方友 


颜家海*


 


孙君仙游跨白鹤,


方正贤良过奈何。


友亲报哀音悲切,


兄弟痛哭泪滂沱。


 


一闻噩耗倾天地,


路听唢呐奏哀歌。


走入冥府隔阴阳,


好心观音念弥陀。


 


*颜家海,身份不详。


 


 


悼方友


——弟泰泉*、李鑫*悲痛致悼,哀哉方友敬哉斯人!


 


惊闻友长逝


悲恸欲断肠。


颍河结发小


如彼手足双。


毕生话陈州


桑梓情难忘。


笔耕有余迹


名节世流芳。


千里寄哀思


唯有泪千行!


 


*马泰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副主任。


*李鑫:《解放军报》社副刊部主任。


 


 


悼方友


 


宋志军*


 


公元二零一三年,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


气温高达摄氏三十八度,


可是,在七月二十六日十二点二十分,


郑州,


却仿佛陡然下起了暴风雪,


让无数人为之哀叹。


  


你的离去太突然了,


让我们都来不及悲痛,


尽管泪水已流满双腮,


但大家仍不停地打听,


这难道是真的吗?


孙方友,


真的离开了人间?


  


你从颍水岸边走来,


挑过粪,


挖过沙,


逃过荒,


要过饭,


从一个农村孩子,


历尽苦难沧桑,


饱经世态炎凉,


用坚韧和耐力,


用睿智和善良,


一步步走进文学殿堂,


成为中国的小小说之王。


  


  你用笔墨建造了一座神奇的颍河镇,


  穿越时空,


  阅尽百态,


  让七百多个人物,


  活得比真人更精彩,


  就在你轰然倒下的那一瞬间,


  你还给我们留下一个名字——戴仁权,


  让我们再也无法知道他的故事,


  和他内心的悲欢。


  


  古有《聊斋志异》,


  今有《陈州笔记》,


  你用等身的著作,


  留下了一座文学的高山,


  让无数今人仰止,


  让无数后人登攀。


  


  王者逝去,


  你走得如此惊艳,


  一如你的小说结尾,


  把一个如此大的包袱抖給人间。


  告诉我们,


  生死无常,


  一切,


  都应该坦然。


  


  今夜,


  那个叫蒲松龄的人应该感到高兴,


  他几百年没有挚友了,


  内心一定孤寂无限,


  如今知己相聚,


  他一定会重新摆开路边的茶摊,


  为你沏上一杯,


  你们相视一笑,


作等了已经太久太久的交谈。


 


*宋志军,淮阳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逝去与永存

   ——叹孙方友老师


 


郭凤*


 


晴天骤响惊雷


你以一个伏案创作的姿势


告别人间


消息传来


苍天泣泪  草木含悲


不相信  不相信  不相信


太多的人重复着这样三个字


几天前


你还来陈州


“群英会”上


你侃侃而谈勉励文友


音容仍在 笑貌仍存


短短五天 阴阳两隔


是上帝寂寞了么


是蒲松龄孤独了么


所以把你请了去


是么  是么


是吧  一定是吧


作家走了


小说之王走了


唯有作品留在世间


向后来的人们


讲述着他的生活


 


2013年8月4日  吊唁孙方友老师归来


 


注释:


1.“群英会”指2013年7月19日至21日,在淮阳召开的名家看周口暨“周口作家群”崛起现象研讨会。


2.评论界普遍认为,“古有《聊斋志异》,今有《陈州笔记》”,孙方友的新笔记体小说,是继蒲松龄之后,中国文学笔记体小说的又一座高峰。这就是在颍河边长大的孙方友留给世人的财富,这就是一个从颍河小镇走出去的文学家。


 


*郭凤,诗人。


 


无题

新浪网友*2013-08-05 17:50:27 


您走的那一天,阳光很浓烈


砰砰跳着的日子,从午时起,骤然开始潮湿


我哪也没去,就呆在自己的哀伤里,自己的眼泪里,静静地哭


试图想找回一点记忆


 


您不是我的爱人邻人友人亲人


可回忆让我觉得,和您很亲很近


音容笑貌,就在面前缭绕


文学陈州,颍河小镇,一串沉重的名词,让这个盛夏破碎一地


 


十里荷香,宛丘古城,龙湖的水呜咽了


谁在残荷听雨,岁月不会回头


那一个伏案的姿势,是告别,也是结束


却让更多的人凝眸,记住了您的辛勤,质朴


 


如果能够穿越夜色


会看到你正在天庭与蒲松龄把酒


而我只能用泪水记住您。在回忆里,深深地埋下自己


轻声道声再见,心里一阵恍惚


 


和孙老师见过四次。两次是在饭局上,一次在他家小区的人行道上。另外一次是在北环附近的早市上。他推着一辆破落的自行车,车上放着的也许是几只茄子,或是黄瓜。他走过了,我还站那里远远地注目。打理起世俗的柴米油盐,他也是那么认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