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祥是上世纪80年代的师范毕业生
1980年7月,王治祥毕业于礼县师范学校,当年他放弃留校机会毅然选择回到边远偏僻的家乡——秦安郭集中学任教。1982年,由于成绩突出,他担任了语文教研组长和学校总务主任,后又担任教导主任。然而,正当他对工作充满信心时,疾病不知不觉向他袭来。
对于丈夫的离去,妻子卢锁巧无比心痛:“从1984年被诊断为类风湿病起,他这28年来常常是这病没治好,那病又来了。尽管如此,他对痴爱的教育事业程度丝毫未减!”“他衣兜里经常装着应急药品,遇到犯病时就服药继续讲课。遇到咳血时,他就背着学生偷偷把血吐进塑料袋里,下课后扔进厕所。”回忆起王治祥工作中感人的情节,王甫学区校长刘长世几度哽咽。
1997年7月,由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乡教委便照顾他到离家较近的王甫乡周岔小学任教。
“在郭集中学任教的后几年,王老师自己已很难行走,每年的寒暑期放假,他只能被家人用架子车或毛驴接回家。调至周岔小学后,他的家离学校不到500米,因腿痛气短,行走困难,县残联便给他捐赠了轮椅。从那时起的十几年中,乡村小路上每天都会出现一位骨瘦如柴、怀揣教科书和作业本的中年男教师,坐在一辆轮椅在晨曦里缓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都亲切地把坐轮椅的王老师称为 ‘轮椅教师’。”回忆起王老师生前工作场景,村民们泪眼婆娑。
无情的病魔,加上长年的劳累,使王治祥的体质越来越差,上级领导和同事多次劝他病休,但他舍不得离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可爱的孩子们,忍痛坚持教学。
2002年3月的一天,由于他没有到校,学校领导和几个学生便去看他,一进门便大吃一惊,因为他的床下放着半盆鲜血,他的家人吓得不知所措,大家把他送进医院治疗,本应休假的他出院不久,又走进了教室。2008年11月,当他正在给学生上课时,又一次出现了严重的咳血,同事们当即把他送到天水市第一医院,被诊断出患了肾盂癌、尿毒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这次治病,让他彻底告别了一直难以割舍的讲台。
1月3日凌晨,在西安治病的王治祥病情突然恶化引发心力衰竭,最终因抢救无效在西安不幸逝世,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