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2120186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10月05日

内战剿共

发布时间:2011-10-05 14:18:15      发布人: 一米阳光

蒋介石为消灭共产党,1927年4月2日在东路军指挥部召开反共会议,研究反共方案。何在会上极力支持主张消灭共产党。4月9日,何在南京直接调兵解除了林祖涵(林伯渠)所率的第6军3个主力团武装,包围江苏省党部和省总工会,逮捕了部分革命者。次日何又令军警强行解散南京共产党支部,逮捕全体共产党干部。4月12日,何的东路军26军在上海对工人纠察队进行突袭,大规模杀害了共产党员,这就是震动全国的“四一二”惨案。这年5月,继续北伐,由蒋和李宗仁、何应钦分任各路部队指挥官。何于5月19日北渡长江,遭到张宗昌、孙传芳直鲁联军反攻,何、李遵蒋之命,退到长江沿线。

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于7月15日通电反共反蒋。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和阎锡山为首的晋系与蒋有矛盾,公开逼蒋下野。何应钦此时判断失误,以为蒋树敌太多,已四面楚歌,必败无疑。于是暗中支持桂系逼宫。这样,蒋只好下野。当白崇禧在会上要蒋离职时,蒋回顾何,而何一声不吭,蒋伤心异常,拂袖而走。蒋事后说:“当时只要他何应钦一句话,我是可以不走的”。这是蒋、何的第一次矛盾。

蒋下野后,由何、李、白组成军事常务委员会,对国民革命军实行集体领导。何、李击退孙传芳、唐生智等对南京的进攻。1927年11月10日,蒋由日本回上海。12月10日,国民党第二届四中全会预会通过决议,敦请蒋复职。蒋复职后,于1928年2月,不与何应钦打招呼,乘何去南京,蒋直接去何的第一路军徐州总指挥部,撤消了何的本兼各职,将军队编为4个集团军,蒋自任总司令。

何应钦对蒋介石是有功的。蒋离不开何,何更离不开蒋。当何在白崇禧迫蒋下野时态度暧昧,蒋复职后一怒之下撤了何的一切职务,后又经别人圆场,蒋才又委何为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何肚里有气,托病于杭州附近莫干山。蒋亲自跑去对何说:“我离了你,没有问题,照样干下去;你若离开我,就无办法。”何权衡利弊,只好随蒋到南京就职。

这年6月,北京政府被推翻。为了收编北洋军队,蒋于10 月任命何为训练总监,下月又被调为裁军委员会主持工作。在国民党三次全国代表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旋被任命为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后又出任开封、郑州、武汉行营主任。何被蒋踢了一脚,此时又受到蒋的宠信,因此对蒋更加感激涕零,决心“将功补过”。他主持军队工作时,利用编遣、整军之法,忠心地为蒋兼并异己,扩充嫡系,南征北伐,马不停蹄。1929年,其父何明伦去世,此时正逢蒋冯阎中原大战,何一直在前线督军,无暇回兴义奔丧,蒋深为感动,亲往设在南京的何父灵堂祭吊,并亲笔写了赞辞,使何深受感动。1930年3月10日,何当上了蒋的军政部长。6月,李宗仁攻长江,何坐镇武汉指挥,将李击退;朱德、彭德怀乘蒋桂战争之机率部攻长沙,也遭到何部镇压。

何在军政部长任上一干十多年,对国民党的军制兵制、军需后勤、国防设施等建设有所筹划,并实行了征兵制度,军需独立等一些措施,为国民党军队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在官场中较少舞弊,不敢培植私人势力,蒋因此对何很有好感,在国民党中博得“恭谨廉洁”的名声。

1931年2月,何应钦任南昌行营主任,指挥部队对湘赣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武装进行第二次围剿。但红军在15天里连打5个胜仗,打垮了他的15个师。当时蒋刚当上“国民政府”主席,心绪颇佳,不仅未责备何,反而任其为前线总指挥,兼国民党空军司令,蒋亲自出马任第三次围剿红军总指挥,但最后仍惨遭失败。

这年秋,日本在东北制造“9.18”事变,侵占东三省,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坚持其对外屈辱、对内惨杀政策,于1932年春任命何为湘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但因日军进逼华北,蒋认为何与日本关系素来较好,能调和日本人口味,于是命何去职北上,出任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1月,日军占领热河,突破长城防线。何等表面上协助张学良阻止日军进攻,实质上是欲取而代之。3月12日,张学良辞职,何应钦继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秉承南京政府“一面抗日一面交涉”的“国策”,和蒋“有言抗日者杀无赦”的密令,所以,虽然集中了几十万军队,却被一二万日军击败,退到北平附近。5月31日,与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停战协定》。

日军占领大片领土后,国民党中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在共产党的倡导和支持下,响应民众呼吁在察哈尔成立了抗日同盟军,收复了部分失地,但何却调动约15万兵力,配合日军对冯等施加压力,从内部进行分化瓦解,限令解散抗日同盟军。8月5日,冯玉祥宣布下野,冯军解散,对于仍坚持抗战的吉、方部队,何又令部队在日本飞机支援下进攻。吉、方寡不敌众,二人以失去自由为条件,换取全体官兵的安全和对伤病号的医治而息事。次年冬,何组织军事法庭,对民族英雄吉鸿昌进行审判后杀害。

1933年11月,冈村宁次向何等提出备忘录,要求“改善”华北局势。经多次谈判,恢复了华北与伪满洲国邮电通讯和铁路交通;1935年,日本为达到侵占华北目的,先后制造了“河北事件”和“华北5省自治”阴谋计划。6月10日,何同意日军华北驻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的无理要求,将于学忠部队调离华北,撤销北平军分会党务政训机构,解散抗日团体,禁止全国反日活动;7月6日,何又与梅签订了一个实现上述内容的文件,即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

此后,何在北平已无事可作,遂回南京行使军政部长之权。1936年6月,“两广事件”发生,粤桂军阀以抗日为由逼蒋下台,由于何应钦等施加压力,事件平息。9月,何以军政部长身份兼广州行营主任。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拘捕了正在西安督师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当时,何等主张打,孔祥熙、宋美龄等主张和,冯玉祥、李烈钧等国民党元老出于国家民族安危,支持主和派政治解决,一连几个昼夜争吵不休。宋美龄害怕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杀掉,一再央求何答应张、杨部分要求和平解决。可是何态度坚决,失声骂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只知道救丈夫!国家的事,你不要管!”宋美龄还从没见谁这样对她说话的,当下就哭闹起来:“你这样做,太辜负蒋先生了!”边哭边低声骂道:“以后我要你这个姓何的瞧瞧,到底是女人家懂得什么,还是你这个臭男人懂得什么!”12月14日,端纳带着宋美龄、孔祥熙的秘密使命飞抵西安,会见了蒋介石,并向蒋递交了宋美龄的亲笔信。宋美龄在信中意味深长地写了一句“南京城内戏中有戏”,建议蒋下令何应钦停战。在何等的挟持下,国民党通过了“讨伐”张、杨的决定,授何负责军事,代行蒋介石的总司令职务,何一方面与日本驻华使馆及桂系、四川联系,促汪精卫回国主持大计,对人事作出内定,一方面出任讨伐总司令,调动两个集团军向西安推进,令空军轰炸张、杨部队。

18日上午,蒋鼎文由西安飞抵南京,向何应钦出示了蒋介石停战手谕。何应钦这才罢手。

“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26日中午,蒋介石飞返南京,何应钦率员到机场欢迎,蒋介石对他特别表示亲切。次日,南京举行了20万人参加的“庆祝蒋委员长返京大会”,蒋介石又让何应钦代表自己在大会上致答谢词,这应该说是蒋给予何应钦的殊荣。事后,蒋介石在各种场合都说到,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够和平解决,张学良之所以礼送他回南京,都是因为何应钦的讨伐和施加军事压力的结果。这也就是说,何应钦的讨伐给了蒋介石的面子和一个很好下的台阶。在蒋回南京后,何仍留任军政部长一职。

1937年“7.7”事变发生时,何在四川主持整军会议,即被蒋召回南京,商讨抗日大计,并出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在讨论南京战役计划时,何等多数将领主张用20个团左右兵力,以歼日军有生力量。但蒋未采纳,结果大败,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1938年1月,何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军制计划和参与各个战役的指挥,对抗日战争作了一些努力。

1940年10月到1941年年初,何应钦、白崇禧秉承蒋介石旨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取销新四军番号,审判叶挺、通缉项英等一系列反共事件。周恩来怒斥何“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